第8b版:两会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想要当好女主播 还需练就“硬功夫”

主播 李玲玲

本报记者 李玲玲

万万没想到,继去年晋江两会上演主播“处女秀”之后,今年还能再次入选主播名单,而且还是以当下流行的“女团”方式出道,和其他三位女同事以“晋报四美”的团名进军晋江新闻界。

一开始,接到主播的任务后,我深感焦虑。因为两会期间,我的任务十分艰巨,既要负责年度重头戏——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分解读、采写市领导下团消息等主要任务,还要兼顾3~4个专题版面的采写。时间赶、任务重,扑面而来的压力,让我整个人的神经都绷紧了。但转念想起去年,“初出茅庐”、毫无半点时政采写经验的我,不也顶住巨大压力熬过来了吗?今日与当时相比,那就是小菜一碟!

于是,我二话不说,翻开行程本,着手倒排工作计划,摇身一变成了一名“时间管理大师”。每天,我为自己规划了三项主要任务,每个任务都设置了完成时限,没有完成不得回家。就这样,在两会正式开始前,我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了所有版面的采写工作。

而那个时候,距离我当主播的日子,只有一天。24小时内,我又火速完成了列采访提纲、定采访对象、约采访时间等事宜,中间还经历了临时开会、原定采访对象未能到场等突发情况,但幸运的是,主播访谈任务最终顺利完成。

回头想想,能这般顺利,既得益于采访对象都是“身经百战”的专业人士,面对镜头不仅丝毫不怯场,还能信手拈来、侃侃而谈,也庆幸自己曾是一名市情讲解员,加之去年的主播经验,所以在主播访谈部分和主播播报环节,几乎都是一遍过。

复盘今年的主播经历,让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想要做好一名记者,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身为一名新媒体时代的记者,除了要掌握高效的时间管理术外,还要多多探索新的“出圈”方式。想让自己实现华丽转身,成为一名市民喜爱的当红“主播”,背后更需要诸多努力和修炼。首先,要从认识上开始转变,勇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在镜头前当“主播”。其次,必须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不断丰富线上播报新闻的经验,探索规律、总结教训。唯有自身“功夫硬”,才能在新媒体的浪潮中站稳脚跟,才有机会重展“无冕之王”风采,继续勇立潮头。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