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馨雅
羊狮慕又名“杨思慕”,名字有些来历。据说宋代大诗人杨万里曾经游历至此,见山川锦绣、奇花异石,为此流连忘返,思慕不已。后来还留下了有关石笋峰的诗句:“笔锋插霄汉,云气蘸锋芒。时时同挥洒,散作甘露香。”这般奇思妙想,又胸藏丘壑,故流传甚广,后来就有了“杨思慕”的美誉。还有一说,便是此地风景殊异,山高云藏,云蒸霞蔚,蔚然奇观,常现“羊”“狮”追逐嬉戏于山间的气象,为此被冠以“羊狮慕”之名。
羊狮慕位处赣中西部,地接三市三县,隶属武功山脉,东连明月山,西接发云界。景观以“四绝”闻名: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还有罕见的“佛光”。
从山脚下仰望,一山望一山高,山峦重叠,起伏有致。石笋峰为最高峰,海拔1764米。山底下铺满大片竹林,竹树层叠,蒙蒙茸茸。它们群聚而生,俨然是一个强大的族群,令人望而生叹。细细打量,株株细高瘦长,独自风骚,不容小觑。从缆车上俯视,密林丛丛,高高低低的树木,遮天蔽日,把地表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几乎没有一丝缝隙。看不到路,看不到鸟兽,更无人迹。由不得人猜想,那密林底下,到底藏着什么奇珍异禽,蛰伏着什么猛虎怪兽。缆车顺山势升爬,窗外山岚苍翠,莽莽苍苍,视野开阔,襟怀甫畅,令人生出引吭高歌的意想。
当我们脚踏在悬空栈道上,离出发时已有大半个时辰。这栈道建在半山腰处,接近山顶的距离,全长5000多米,像绸带般环绕整座大山。完全依靠人力建造出来的水泥路,旁边栏杆着色呈树干的颜色,古朴灰暗,斑驳不齐,乍一看,还以为是天然生成。步行于栈道之间,如履山下平地,没有高低上下攀爬的艰难,倒像环城游一般的轻松自在。栈道位置是观赏风景的最佳角度,名景佳胜一览无余。沿路可观赏羊狮慕两“峰”、五“福”之景,可惜我们与佛光无缘。传说佛光是普贤菩萨向凡夫俗子显露真容,向红尘俗子们施恩佑福。从科学角度来说,这只是一种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作用而形成的。此时正当午,阳光穿透了云层,佛光最不可能显现。
一路漫步,一路清凉,一路赞叹。栈道侧边站立着黛色参天的古柏树,密密森森地擦肩而过。这千年来孤寂生长的生物,苔藓遍身,像经年未梳妆的深闺秀女,此刻羞羞答答地展露在众人面前。迎客松全然不顾形象,欹侧横斜,偃仰矫天,各有身姿。有的从悬崖峭壁之中探出枝丫,迎接游客的远道而来;有的昂首啸天,一枝独秀鹤立山巅;有的悄然肃立,垂首欢送离开的客人。悠远绵长的气息在这曲径栈道上蔓延,我们是境外来客,它们才是这座山的主人。它们彬彬有礼,只是一味打量着我们,像看破一切的千年老僧,琢磨着每个人的前生今世。而我们误入了它们打坐静修的时空,不知所措,只听闻自己世外带来的“踏踏”脚步声。
沿途胜景甚多,游记者甚众,每一处登临处都有文字传说介绍,令人目不暇接。“五福”之景,分别为鸿鹄峰、如来佛掌、蟠桃石、种德石、金鸡归巢等景点。这些象形石或山峰,全靠人们的想象力,赋予它们美好的故事和内涵,吸引了无数观光者的思慕。这才是人类最伟大的地方,以奇思妙想化万物为神奇。因为这些传说的引导,我们亦步亦趋,随景赋形,越看越逼真。
我喜欢有故事的石头,这些坚硬沉默的石块,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千锤百炼,锻造成了无坚不摧的质地,化作了千奇百怪的世间物事。这样的冰冷,这样的决绝,它的拒人千里,却时时吸引着世人想探求它的身世和来历,乃至它的本来面目。沉默的世相往往有最深的内蕴,大概凡夫俗子都会被那些深远之意所吸引。
半路总是冷不丁横亘出一块巨石,生生阻住人的脚步。巨石形状各异,各有故事,皆因形似某物。唯独一块长满毛发的巨石,别具一格。石头本是寸草难生,况且石头都是花岗岩质地,这巨石上竟然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好似荒漠里的绿洲,雪山上的莲花,分外瞩目。这些树木绿叶是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石头中间镂空,能容他物。故名曰种德石,正如人之胸怀,能纳百川,虚怀若谷,德行自厚,厚泽万物,因而枝开叶散,欣欣向荣。人因德而自生福分,这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仁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