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尚志中学王忠林:

“农夫”老王有点“憨”

王忠林(右一)和学生在农耕园里劳作。

他,年纪挺大,其貌不扬,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爱豆”(偶像),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身边的学生发生改变;他,临近退休年纪,却没有选择舒适的“二线生活”,而是激流勇进,主动承担更多的教学工作,甚至在假期里免费上门为学生补课,又当老师又当司机;他还是同事眼中的劳动能手、“土壤改良专家”,学校的农耕园里,由他亲手打理的农作物长势总是比其他人的要好……

他,就是晋江市尚志中学老师,被学生们亲切称为“老王”的王忠林。

学生眼中的“爱豆”老王

老王的手艺不错,尤其是他煮的茶叶蛋,更是十分的美味。然而,想吃到老王的茶叶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我在班上制定了一个积分兑奖制度。学生无论是完成功课、参加考试,还是参加体育锻炼,都可以获得相应积分。每10个积分可以在我这里兑换一个茶叶蛋……”于是,每周固定时间,老王都会端上一大锅香喷喷的茶叶蛋,学生们则将自己一周时间里赚到的积分拿来兑换美味。开始时,大家只是觉得新鲜好玩,久而久之,班上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运动氛围。

“王老师好像有一种魔力,让孩子都愿意跟着他学习。”提到王忠林,学生苏佳煜的妈妈言语中充满了感激之情。“孩子以前比较懒,不爱动。但来到王老师的班上,王老师总是带着他和同学们一起跑步,让大家养成了良好的运动习惯。”佳煜妈妈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佳煜直到现在,每天身上还带着老师送给他的哑铃,“以前,佳煜的字写得不太好。王老师观察了以后,认为他是手腕缺乏力量,于是送了他一副哑铃。”没想到,佳煜还真听进去了,每天上学放学,他都随身带着这副哑铃,时不时就拿起来练习。学习状态好了,成绩自然也上升了。上学期期末,佳煜考到全班第一名,按照学校“分层走读”的管理方式,佳煜有机会进入“走读班”学习。然而,佳煜却毅然决然地选择留在原来的班级,“有王老师帮我们盯着,我们做家长的,放心。”佳煜妈妈笑道。

其实,老王并没有什么魔力,他只是一步步地走到学生中去,试着与他们交朋友,陪他们练哑铃、与他们一起跑步,接受他们掰手腕的挑战,陪他们起早晨练、陪他们熬夜写作业……最后发现,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改变。

家长眼中有点“憨”的好老师

今年年初,寒假刚一开始,学生俞美城的妈妈接到王忠林的电话,问她们家假期有什么安排,如果没有,可以上门给孩子补补课。

听到这里,美城妈妈有些诧异。和她同样感到诧异的,还有同时接到电话的几个家长。或许是感受到家长们的疑虑,王忠林很快又给家长们进行了补充:“放心,补课都是免费的。”

免费上门补课?而且还是利用大好的假期时间?家长们这下更摸不着头脑了,甚至有家长半开玩笑地说:“这个老王是不是有点憨?”

然而,就是这位看起来“憨憨”的老王,一连给孩子们补了一周的课。而且因为孩子们住得比较分散,为了集中授课,王忠林还每天充当司机,把各处的孩子一个个接到其中一名同学的家里。

“到我这个年纪,假期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花点时间给孩子们补补课,强化一下。”王忠林告诉记者,虽然也可以利用钉钉等软件进行线上授课,但他觉得,还是面对面的教学比较有效。以至于春节期间,他还跟几个孩子家长继续保持联系,询问何时从老家回晋江,“过完年还可以再补一补。”

虽然王忠林总说自己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但实际上,他还真不是个闲得住的人。你瞧,他又在学校的农耕园里忙活开了。

在王忠林看来,课余时间种种菜,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方式,也能让他在这过程中体会劳动的快乐。正是这一亩三分地,让他的学生也爱上了劳动实践。

“以前学校总要有专人收拾校园里的落叶,然后还要拿去校外处理掉。后来我组织班上的几个同学,每天负责收集落叶,然后拿到菜田里,挖个坑埋起来。久而久之,土壤成分发生改变,土壤的肥力也增加不少。”王忠林笑着说,老师们称他为“土壤改良专家”,这其中还有不少是学生们的功劳。如今,班上的学生也会经常和他一起在田间劳作,和他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忠林老师是诸多坚守尚志中学的老教师中,‘坚守不迷失方向,坚守不趋于平庸’的代表之一。”这是尚志中学校长、晋江市第五届“我最喜爱的老师”称号获得者黄旭升对王忠林的评价。在黄旭升看来,老王不仅是个班级管理的好手,也是一个能够不断给学校教育教学向上发力提供经验和想法的好人,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田园种作的诗意匠师。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