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湘妹子,却又温婉似江南女子,耐心、用心地去爱每一个学生;很多学生对她的初印象是“大众脸”,毕业多年后想起她时,心中却总能升起一股暖意,嘴角不自觉上扬;英语成绩上不去,她的一句“紧跟老师步伐,每天踏踏实实学,没及格的一定可以及格,及格的也可以更优秀。”深深鼓舞着每一位学生……
她,就是晋江市新侨中学老师肖平。
多视角挖掘潜能
让学生找到自我
“紫欣玉竹爱学习,鸿淼嘉庆最积极,宇梦珊妮字漂亮,先涛严霖长奉献……”上学期,肖平在所任教班级的一节主题班会课上,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说出全班50个同学的优点,当时,全班同学都一脸不可思议,听到自己的优点时,更是雀跃不已。
在新侨中学师生眼中,这是肖平的“常规动作”,她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努力从多方面、多视角、多种方式去发现人、培养人,挖掘学生的价值和潜能。
有一年,肖平班上有位卢同学,上课不听讲,作业从不交,很排斥与他人交往。肖平了解情况后,心想:在群体中,学习上是“弱者”也没关系,精神和心理健康最重要。只要能让他每天都有新的收获,那他就会感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他的身心就会健康。
说做就做,课后肖平有意接近他,上课时,注意他的一举一动。在发现这个孩子对画画尤为感兴趣后,肖平就不断鼓励他,表扬他,并趁热打铁,向他“求画”。当下卢同学没作声,但第二天给了肖老师一张完整的画。肖平趁势把他的画展示给同学们观看,并用手机拍下来。同学们情不自禁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卢同学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如果没有肖老师,我可能会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没有一丝丝存在感。我的兴趣与特长也得不到发挥,我也没有机会像现在能够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毕业多年,卢同学仍十分感激肖平当初的指导与帮助。
听着老师、学生分享着肖平老师的故事,老家在江西的家长林云生频频点头,深表赞同。“肖老师是一位负责任的好老师,她对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了如指掌,在指导学生的同时,也很注重与家长的联系、沟通。”林云生告诉记者,他平时工作比较忙,文化水平也不高,因此对孩子的学习并不是很上心。肖老师就想了一个办法,让学生制定周末学习表,邀请家长一起参与。“并不是让我们指导功课,而是让我们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增进亲子关系。”林云生笑着表示,自从这办法实施以来,他在家减少了玩手机的时间,孩子学习起来也更有规划,成绩提高了不少。
凡事做在第一
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
与肖平共事多年,晋江新侨中学老师黄礼香发现,肖平跟一个词很有缘——“第一”。
“不管做什么工作,她都做在第一,第一个去尝试,学习新的教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让自己成为‘源头活水’。”黄礼香提到,一有培训学习,肖平都跑在“第一位”,积极参加。2007年,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之下,肖平还攻读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并顺利毕业。
2017年,肖平又成为学校第一个出去交流的老师——前往罗山中学交流两年。在那里,肖平勇挑重担,接了初二两个英语成绩很差的班级。
“在之前,我的英语成绩都是20几、30几分,对英语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肖老师的到来,‘拯救’了我。”毕业多年,每次有人说起自己的老师,柯晶晶总会忍不住向大家介绍恩师肖平。
柯晶晶回忆说,肖平接手他们班级的第一节课,跟他们讲述了很多在英语成绩上成功逆袭的事例,给了他们满满的信心。而那堂课的结束语更是让她印象深刻,肖平说:“只要你们跟紧我的脚步,从平时做起,按照我说的来,那些考不及格的一定可以及格,及格的也可以更优秀。”一句话,重燃了班上同学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在那之后,肖平带着这帮“英语后进生”,从基础一点点抓起,从平日一点点积累。进入初三后,每天下午放学,你总会看到肖平骑着“小电驴”到学校督促同学们学习。每次考试后,肖平也会根据大家的成绩进行反思,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及时调整。晚自习时,肖平会将同学叫过去,将错题讲解一遍,直到学生弄懂为止。经过两年的努力,肖平所任教的两个班级的一些同学从初一时的二三十分、四五十分,到中考及格了,有的甚至还上A了。
“我真的没想到,中考英语我能考95分,这一切都是肖老师的功劳。”至今,柯晶晶仍记得查询到成绩时的惊喜,当下的她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给肖平报喜,电话两头,师生俩都开心不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看到孩子们有进步与成长,是我最开心的,这就是教育的幸福感。未来,我会继续努力做学生前行道路上的引路人。”肖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