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
冬来了,丝丝冬雨和着微风轻轻飘落,附着在小区的绿植上,滋润了的绿叶一下子舒展开来,鲜活亮丽。空气中散发着叶子香,淡淡甘草味伴有泥土芳香,特好闻。绿仿佛延伸出另一个界面——松弛感。地面覆盖着一层薄薄水气,升起一丝冷意。街上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哗声,鸟鸣声显得格外呢喃。虽已立冬,可这四季如春、气候宜人的闽南小城,依旧层林尽染,秋色宜人。
昨夜听雨西窗下,初冬的第一场雨下得淅淅沥沥,屋檐的雨水碰撞着玻璃窗,叮咚叮咚响了一夜,微微的冷甚是舒服。
我关掉音乐,家安静了,在安静空间里,更能体会到初冬的舒然。感觉像是雨丝把自己藏在微风里,从门窗不邀而入,流动的凉意让人清爽。
坐在茶室,凉意轻抚着肌肤,细腻,温暖,质感静谧,空气仿佛有了颜色,如调酒师手中的那杯“红粉佳人”,粉嫩微醺。独处对我来说不难,从小就养成了习惯。
“布~谷、布~谷、布~谷”,不知从何处传来布谷鸟的鸣叫,远远的,悠悠的,顺着余音,闭眼聆听,空灵。在这高楼林立的商品房里能听到布谷鸟的声音,有点儿神奇。此刻,“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松弛感悄然升起。
“偷?”我眨眨眼,自问自答,“这不是自然而然生活状态吗?这一刻,只能过这当下一刻生活内容,不是吗?何来‘偷’之意?”茶壶里的水沸腾了,发出“咕嘟咕嘟”的响声,打断了我的思绪。水蒸气冒出的白气凝成一团小小雾气,它散发出来的暖,让心更平静了许多,用“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来形容,最直白不过。
拿出白瓷小茶盘,严格来讲,这不算个完整的白瓷茶盘,因茶盘面在一次清洗时不小心碰了个裂痕,只剩下茶船。它是我的宝贝,有着不寻常意义,就把茶船当茶盘用。若没有过去对比,现在它就是完整的茶盘。
这是个上等白瓷,厚薄适宜、釉面质量非常好!浮雕龙若隐若现,细看时,两条游龙戏珠活灵活现,简单清雅。在生活品位上我不讲究,准确地说,我曾经追求浪漫,但不擅长讲究,特别在家的布置和生活用品购置上天生迟钝,没有整体购物的概念,使我最后放弃了对浪漫的追逐,回归生活简单化。
茶具没有一套是完整的,连家里的锅碗瓢盆也是一式一样的。茶海是紫砂的,盖碗、茶漏是白瓷的,茶杯更是随心所欲,在茶具摆设上没有任何品鉴艺术。虽然杂乱无章、不协调,但似乎在茶盘上一摆,就能在琐碎与杂乱中显出另一种清凉而广阔的天地,恰似“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茶叶,更是不讲究,喝的是闽南人家喻户晓的三印水仙,喜欢它不仅合口味,还有明码标价、货真价实,且契合我们的饮食习惯。
沸开的水冲泡着盖碗中的茶,香气从翻滚茶叶中溢出。一股浓厚炭火香顺着热气扑鼻而来,岩韵涌现时带着淡淡茉莉花香。此香地道,迷人。
杯中茶汤橙红明亮,入口醇和柔顺,尾调清甜且回甘明显,七泡仍有余香。放下茶杯,剥开一粒龙眼干入口,果甜立马调和茶汤之浓烈,缓解口腔茶醉之意。
看似独处一室的时光,瞬间欢愉起来。满桌茶配是姑娘们的所好。用纯儿的话说:“老师,我们一人带一点,你就吃不完了。”卿儿也说:“在家吃不出在这里的味道。”
确实如此,姑娘们在一起的时光,喝的不仅是一杯茶,吃的也不仅是茶配,而是温暖的情愫。在她们笑着喊“七情六欲只剩食欲”的口号下,把茶配从咸的、甜的、香的整了个遍,特别是敏儿还时常下厨做她们安徽老家的特色小吃来配茶。而饼干、龙眼干、花生则是固定的茶配。你可以想象一下:凉凉的初冬、甜甜的龙眼干、浓浓的三印茶,这三者在食欲中会创造出什么样的情绪价值?松弛感的温暖与愉悦在味蕾中是不是达到顶端了!
借用林清玄《清欢》的选段,愿我们在明净冬日里,以清欢抵寒意,“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以松弛心过冬天吧,温柔待己,温暖日常,不负人间朝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