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习作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泥土窑洞里的甜蜜时光

李城安(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培基校区五年9班)

暑假一到广西奶奶家,我就发现了院子里的“胖家伙”——那座黄泥稻草垒的面包窑。它圆头圆脑地蹲在角落,像只乖顺的小刺猬。

当我正琢磨这窑怎么用时,堂弟小辉就蹦跳着来报信:“哥哥,咱们烤面包吧!奶奶发好面了!”我一下子从竹椅上跳起来,跟着他冲进厨房。奶奶笑着往我们手里各塞一个小面团:“慢慢捏,想捏什么形状都行。”

我笨手笨脚地学着奶奶的样子,把面团搓圆、压扁。小辉却三两下就捏出了一只小兔子,还用红豆做了眼睛。“看我的面包鱼!”隔壁的阿明也跑来了,举着一条歪歪扭扭的“鱼”。我们嘻嘻哈哈地忙活着,手上、脸上都沾了面粉,像一群小花猫。

这时,爷爷开始生火烧窑。干树枝在窑肚里噼啪作响,红红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爷爷说,要烧到窑壁发白才能烤。

最神奇的时刻到了!爷爷把炭火扒出来,快速把面包放进窑里,再用铁板封住窑口。“现在要耐心等哦。”奶奶摇着蒲扇说。慢慢地,一丝丝麦香飘了出来,越来越浓,还带着淡淡的甜味。

“开窑啦!”爷爷一声喊,我们立刻围上去。窑门打开,热浪扑面,金黄的面包一个个胖嘟嘟的,散发着诱人的光泽。顾不上烫手,我掰开面包,热气忽地冒出来,里面的组织像云朵一样柔软。

我们坐在榕树下,吃着刚出炉的面包。远处是层层叠叠的稻田,近处是奶奶慈祥的笑容。奶奶说:“慢点吃,窑里还有呢。”爷爷补充道:“这窑面包啊,烤进了太阳的香味。”那个傍晚,整个村子都飘着我们的笑声和面包香。

现在回想起来,暑假的快乐不只是烤面包,更是和家人在一起的甜蜜时光。指导老师 陈芳燕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