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脚突然疼得像被刀割,根本没法走路!”35岁的王先生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的运营主管,常年熬夜加班,聚餐时顿顿离不开海鲜、火锅,还总爱喝冰镇啤酒。半年前,他的右脚大脚趾关节突然红肿疼痛,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当时开了止痛药,吃了几天就不疼了,我以为没事了,没承想上个月又发作了,这次连脚踝都肿了。”王先生说,他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遵医嘱调整生活习惯,但此前的疏忽已让他的关节出现轻微损伤。
痛风伤肾毁关节 不容忽视
晋江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负责人张滢坦介绍,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的疾病,“很多人以为痛风只是关节疼,忍忍就过了,其实长期高尿酸会损伤肾脏,还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甚至引发尿毒症、心血管疾病。”尿酸升高的核心原因有两类,长期吃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或大量饮酒,会让身体产生更多尿酸。其次,熬夜、久坐、肥胖会影响肾脏代谢功能,导致尿酸无法及时排出。
预防痛风 从三方面入手
痛风是可防可控的疾病,只要做好预防,就能大幅降低发作风险。张滢坦结合临床经验,给出三点实用建议。
饮食管控,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火锅汤底等尽量少吃,急性期需完全避免。控制酒精摄入,啤酒、黄酒嘌呤含量高,白酒、红酒也会影响尿酸代谢,建议尽量不喝,若无法避免,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多吃低嘌呤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以白开水、淡茶水为宜,帮助尿酸通过尿液排出。
规律运动,选择温和运动。快走、慢跑、游泳、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适合痛风患者,每次30分钟左右。避免久坐,上班族每坐1小时起身活动5~1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痛风急性发作期要休息,缓解期再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导致尿酸浓度升高。
作息管理,保证睡眠。长期熬夜会打乱代谢节奏,建议每天23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重要诱因,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避免超重或肥胖。定期监测,有痛风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检测1~2次尿酸,早发现早干预。
“痛风的预防关键在坚持,短期调整效果有限,长期保持健康习惯才能真正远离疼痛。”张滢坦提醒,若出现关节突然红肿、剧痛,或尿酸值持续偏高,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