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桃,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时值金秋,又到了柿子成熟的季节。晋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近期接诊多例因食用柿子不当导致胃部不适的患者。该科负责人王龙宗提醒,柿子虽营养丰富,但食用有讲究,正确食用才能既享美味又保健康。空腹食用易致“胃柿石”,每日食用不超过两个为宜。
柿子需科学食用
“柿子可谓一身都是宝。”王龙宗介绍,“从中医角度来说,柿花能治痘疮;柿蒂是治呃逆之要药;鲜柿有清热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柿叶可止咳平喘;柿饼能润肺涩肠;柿霜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效。”
王龙宗进一步解释,柿子性寒,味甘、涩,入脾、胃、肺经,特别适合燥热咳嗽、烦渴口干的人群食用。据了解,柿子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碘、钙等营养素,有降低血压、增强冠脉血流量的作用。
食用禁忌需特别注意
针对柿子的食用禁忌,王龙宗特别强调以下几点:首先不要空腹食柿子,因为柿子中的柿胶酚、单宁、胶质遇酸会凝结成难以溶解的硬块;其次,柿子中的鞣质会与食物中的铁结合,妨碍铁的吸收,因此贫血患者或正在服食铁剂者不宜食用;另外,柿子不宜与蟹同食,否则会引起腹痛泄泻。
“建议食用柿子要适量,每天1~2个为宜,最好在饭后食用。”王龙宗补充说,“糖尿病患者和脾胃虚寒者应少食或不食。新鲜的柿子可以制成柿饼,既能延长保存时间,又能享受不同风味。柿霜更是难得的良药,对肺燥咳嗽、喉痛咽干有很好的疗效。”
秋日柿子红,健康食用才能让这秋天的美味真正为健康加分。王龙宗最后提醒,在享受时令美食的同时,务必注意食用方法和用量,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