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书架

《新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致力于弘扬正确的二战史观,构筑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与时代特色的二战史话语叙事。本书考察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战争爆发到法西斯投降、国际秩序重塑的历史进程,全景式呈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宏大画卷,凸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贡献,展示中国共产党作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伟大形象。

《中国面孔:文物上中华民族的凝望与记忆》 翁淮南 著 东方出版中心 本书是“解读中华文明标识”系列全新力作,以全球文物藏品中的中国面孔为载体,讲述中华文明跨越万年的精神图谱,致力于让读者从“小面孔”读懂“大文明”。作品精选50件最具代表性的能展现“中国面孔”的文物,从20万年前的“北京人”面孔到青铜时代的沉思者,从秦汉的戍边将士到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与海上和平的守护者,通过高清影像与严谨考据,揭示了文物背后中华民族的情感、智慧与价值观。

《白居易的节日:唐诗里的岁时烟火记》 张勃 著 燕山大学出版社 这不是一本关于节日起源的考据书,而是一场穿越千年的共情实验。当白居易在除夕夜独对灯烛,写下“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唐人的时间计量,更是一个中年人的焦虑与自嘲。他用诗歌记录下元日朝会的虚与委蛇、旬假登山的心神俱畅、寒食禁火的制度困局……中国民俗协会副会长、节日研究专家张勃带我们读懂唐诗的温度,读懂为什么我们至今仍在过“唐朝人的节日”。

《我是寨子里长大的女孩》 扎十一惹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是“90后”彝族女性扎十一惹的34年人生自述,以亲历者视角记录了从云南深山寨子到大城市、从花腰彝族到多民族环境中,西南山村两代女性私人生活的变迁,收录了曾感动百万网友的《大专课堂上老师教我们洗澡》等内容。本书以个体视角见证少数民族地区的当代变迁,让读者看到不一样的生命轨迹,读懂岁月里的温柔与成长。

《好样的昆虫笔记》 倪皓洋 著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少年自媒体博主“好样”与昆虫之间发生的真实而独特的故事,并通过趣味漫画与文字叙述结合的方式,从同龄人视角向小读者进行昆虫知识科普,让小读者在获得昆虫知识的同时,学习观察自然的方法,并逐步培养起向自然万物学习、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