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少年近视防控:

户外活动是“天然护眼药”

如今,戴眼镜的孩子越来越多,“小眼镜”群体不断扩大,成了众多家长的心头大患。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就架上一副眼镜,家长们忧心忡忡,四处探寻预防近视的良方。晋江爱尔眼科医院副主任医师洪英俊指出,每天2小时户外活动,是预防近视的“天然护眼药”与“低成本良方”。

户外运动更护眼

安海镇12岁的林同学,曾经也是“小眼镜”队伍中的一员。去年,他因看不清黑板,被确诊为200度近视。在医生的建议下,林同学开始积极调整生活方式,每天放学后与同学一起打1小时篮球,周末还会参加户外骑行活动。一年后复查,令人惊喜的是,他的近视度数仅增长了25度。

“户外高强度光照能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以抑制眼轴异常增长,从而有效控制近视发展。”洪英俊解释道。林同学的转变,让更多家长看到了户外活动在近视防控中的显著效果,也为众多近视青少年带来了希望。

近视背后的“环境推手”

为深入了解青少年近视高发的原因,本报记者采访了晋江市爱尔眼科医院的资深眼科医生洪英俊。洪英俊指出,青少年近视高发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是用眼强度过大。”洪英俊说,“现在网课普及,加上孩子们沉迷电子游戏,日均近距离用眼时间普遍超过6小时,眼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其次是光照不足,室内照明亮度多在300~500勒克斯,而户外光照强度可达10000勒克斯以上,强烈的光照差异使得眼睛在室内外切换时难以适应。此外,遗传风险也不容忽视,父母双方近视的孩子,近视风险是普通孩子的3.8倍。”

家庭护眼“清单”请查收

面对近视防控的严峻形势,洪英俊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份实用的家庭护眼“行动清单”。

“户外活动时间一定要保证。”洪英俊强调,“确保孩子每天累计有2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分段进行,优先选择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此时光照适宜且紫外线较弱。同时,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让眼睛得到充分休息。”

在环境改造方面,洪英俊建议将书桌摆放于窗户侧方,避免阳光直射眼睛;使用全光谱护眼灯,色温4000K最佳,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用眼环境。此外,定期筛查也至关重要,建议孩子从3岁起建立屈光档案,每半年检查一次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以便及时发现近视迹象并采取干预措施。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