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使用: 细节调整,减轻用眼负担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职场的今天,电脑屏幕成为上班族最亲密的“伙伴”,却也让双眼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日,本报“健康话题”专栏发起的“办公室护眼小技巧”征集活动圆满结束,共收到来自各行各业职场人的诸多投稿。从屏幕设置到饮食调理,从简易护眼操到科技护眼神器,这些来自实践的智慧结晶,为“职场护眼”提供了多元解决方案。
“屏幕不是越亮越好!”在某公司担任产品经理的陈女士(化名)分享道。她发现,将显示器亮度调至与周围环境光匹配,并启用“夜间模式”降低蓝光后,眼睛干涩感明显缓解。多名投稿者提到类似经验:屏幕中心应略低于视线10~15厘米,避免仰头导致眼睑暴露面积增大、加速泪液蒸发;使用防蓝光膜或软件过滤短波蓝光,可减少对视网膜的刺激。
电商员工小李(化名)则强调“动态用眼”的重要性:“每工作45分钟,我会闭眼转动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10圈,再远眺窗外绿植。”这种“主动休息”模式与眼科医生推荐的“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20英尺外20秒)不谋而合,成为职场人最易实践的护眼习惯。
护眼操与穴位按摩:
碎片时间里的“眼部SPA”
“午休10分钟,给眼睛做个瑜伽!”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林女士(化名)展示了她的“办公室护眼操”:双手搓热后轻敷双眼,重复3次;再用食指指腹轻按睛明穴(内眼角上方)、太阳穴和风池穴(颈后两侧),每个穴位按压10秒。“做完后,眼睛像被清水洗过一样清爽!”她笑着说。
投稿中,多名中医爱好者推荐了“眼周穴位按摩法”。对此,记者咨询了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眼科负责人林水龙。对此,林水龙指出,这些动作能促进眼周血液循环,缓解睫状肌痉挛,但需注意手部清洁,避免感染。此外,蒸汽眼罩也成为热门工具,其释放的40℃温热蒸汽可加速泪液分泌,适合长时间用眼后使用。
食补护眼:
从内滋养,吃出“明亮双眸”
“护眼不能只靠外部护理,内调同样关键!”营养师王女士(化名)的投稿引发共鸣。她列出“办公室护眼食谱”:早餐搭配蓝莓、坚果,补充花青素和维生素E;午餐增加深色蔬菜(如菠菜、西兰花)和深海鱼(如三文鱼),摄取叶黄素和Omega-3脂肪酸;下午茶用菊花枸杞茶替代咖啡,既能提神又可明目。
多名投稿者提到,胡萝卜素需在油脂辅助下才能转化为维生素A,因此炒胡萝卜或搭配坚果食用效果更佳。而长期面对屏幕者,可适量补充叶黄素酯片,但需遵循医嘱,避免过量摄入。
专家点评:
护眼需“组合拳”,定期检查不可少
林水龙表示,职场人护眼需“防”“护”结合:除调整用眼习惯外,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眼科检查,尤其关注干眼症、青光眼等职业相关疾病早期信号。“本次征集的技巧实用性强,但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眼痛等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林水龙提醒道。
此次征集活动中,5名投稿者凭借内容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入选,获得一份护眼食品礼包。届时,请注意查收。本报“健康话题”专栏将持续关注健康话题,期待更多读者分享智慧,共同守护“心灵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