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科学护肝 远离误区

健康课堂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然成为影响公众健康的常见问题。然而,不少人对脂肪肝的认识存在诸多误区,这些错误观念不仅可能延误治疗,还会对肝脏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为此,记者采访了晋江市中医院脾胃肝病科医师曾滨,为大家揭开脂肪肝的真相,普及科学护肝知识。

四大常见错误观念

在与曾滨的交流中,记者了解到大众对脂肪肝存在不少错误认知。第一个误区是“脂肪肝不痛不痒,无须重视”。曾滨严肃地指出,单纯性脂肪肝在早期,肝脏功能尚未受到严重损害,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若不加以重视,随着病情发展,脂肪在肝脏内不断堆积,会逐渐引发炎症,进而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一旦发展到肝硬化阶段,肝脏功能将难以逆转,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寿命。

第二个误区是“脂肪肝只是肝脏的小问题”。曾滨解释道,脂肪肝并非局限于肝脏的疾病,它与全身代谢密切相关。脂肪肝患者往往合并有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这些疾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对整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第三个误区是“无症状即代表病情轻微”。许多脂肪肝患者在疾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便认为自己病情不重。曾滨提醒,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不能仅凭症状来判断。有些患者即使没有明显症状,肝脏可能已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定期进行肝脏相关检查,如肝脏超声、肝功能检查等,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至关重要。

第四个误区是“血清转氨酶升高就是肝功能不全”。曾滨表示,血清转氨酶升高确实是肝脏细胞受损的一个信号,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等同于肝功能不全。一些非肝脏疾病,如剧烈运动、饮酒、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导致血清转氨酶升高。而且,即使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转氨酶升高,也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判断,才能准确评估肝脏功能。

科学护肝良好习惯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科学护肝呢?曾滨给出了以下建议。饮食方面,要遵循“三低一高”原则,即低糖、低脂、低盐、高纤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同时,要控制饮酒量,最好做到戒酒,因为酒精对肝脏的损害极大。

运动也是保护肝脏的重要手段。曾滨建议,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体内脂肪的代谢,减轻肝脏负担,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病情。

此外,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有利于肝脏的自我修复和再生。曾滨呼吁广大市民,从现在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科学护肝,远离误区,共同守护肝脏健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