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涵(晋江安海养正中心小学五年3班)
暑假的一天,爸爸带着我前往从事手工青花瓷制作的陈叔叔家。一踏入陈叔叔家门,只见各式各样、精美绝伦的青花瓷摆满了屋子,它们或典雅大方,或小巧玲珑,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泽。我瞬间被这些青花瓷的美所折服,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出好看的青花瓷。
第一次做青花瓷,我的内心既兴奋又紧张。我打开拉坯机,转盘以特定速度转动,我将揉好的陶泥放在转盘中间,试图用手掌将其扶正。可是,陶泥如同滑溜的泥鳅,在我的手中不停地打滑,又好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在逃脱我的掌控。我不甘心,又试着用大拇指和食指向上提拉,一不小心,原本规整的杯子就歪在一边。我急忙想要调整,没想到陶泥出现了蛛网般的裂纹。我将手上的陶泥丢了出去,心里想:“这也太难了,我不干了。”陈叔叔见了,微笑着走过来,拿起一块陶泥,耐心地说:“制作陶泥并非难事,但想要传承这门技艺,要有耐心,掌握好分寸。”我听了点点头,重拾信心继续做,直到第七次时,才终于成功。
画青花是关键环节,我拿着毛笔,在瓷胎上画了一朵花。可是吸水太强,颜料晕成了墨团,小花的花瓣也黏在了一起,仿佛画的花瓣被粘上了胶水,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呀!陈叔叔见了,说道:“下笔要轻,动作要慢。”我放慢运笔速度,一笔、两笔……终于,我的小花画成功了。
我将半成品放入窑中,拿出来时,只见原本灰扑扑的杯子,此时泛着美丽的光泽。小花虽然歪歪扭扭,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犹如一朵真正的花朵在杯子上绽放。
手中拿着洁白如玉的青花瓷杯时,我突然懂得了,传承是让古老的匠心在新的手掌中成长,在时光长河中永远焕发光彩。
指导老师 杨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