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咱厝持续高温,市民在享受空调、冷饮带来的清凉时,却容易忽略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防寒。晋江市中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张转喜提醒:夏季室内外温差过大、猛灌冷饮等行为,可能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有脑梗、高血压病史的老人更需注意。
室内外温差大 老人需警惕
在晋江市中医院急诊科,记者见到了正在复诊的张大爷(化名)。张大爷今年68岁,患有高血压多年。前几天,他外出买菜回来后,直接进入空调房,结果出现头晕、肢体麻木的症状,被紧急送医。经诊断,张大爷是由于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血管急剧收缩,引发了短暂性脑缺血。
“夏季人体血管处于扩张状态,突然进入低温环境,血管会急剧收缩,血压骤升,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非常危险。”张转喜解释道,“有脑梗、高血压病史的老人,夏季更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建议空调温度设置在26℃~28℃,从室外回到室内应先擦干汗水,休息片刻再开空调。”
记者在医院采访时,遇到了前来就诊的市民王女士(化名)。王女士表示,自己平时很注重防暑降温,但忽略了防寒。“以前总觉得夏天不会着凉,现在才知道,夏天防寒也很重要。这不,连续吹了几天空调,我就生病了。”王女士感慨道。
猛灌冷饮 小心“脑结冰”
除了室内外温差大,猛灌冷饮也是夏季常见的健康误区。在晋江市中医院,记者见到了因猛喝冰镇饮料导致“脑结冰”的刘先生。刘先生今年35岁,前几天打完篮球后,一口气喝了两瓶冰镇饮料,结果出现剧烈头痛,被送医治疗。
“猛灌冷饮会导致口腔黏膜血管急剧收缩,引发头痛,俗称‘脑结冰’。”张转喜指出,“夏季宜不喝或少喝冷饮。如果一定要喝,也应小口慢饮,让食物在口腔中多存留一会儿再咽下,以减少寒冷对口腔黏膜血管的刺激。同时,冷饮温度不宜过低,每次饮用量控制在150ml左右为宜。”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市民小李(化名)表示,自己夏天很喜欢喝冷饮,但以前确实没有注意过饮用方式。“听了医生的建议,以后喝冷饮会慢点喝,不会猛灌了。”小李说道。
医生提醒 夏季防寒不可忽视
针对夏季防寒问题,张转喜给出了以下建议:控制室内外温差、合理饮用冷饮、注意保暖细节、科学饮食调理。
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置在26℃~28℃,避免直接吹冷风。从室外回到室内,应先擦干汗水,休息片刻再开空调。有偏头痛等病史或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的儿童应慎食冷饮。夜间睡眠时,应避免空调直吹身体,可使用薄被覆盖腹部。出汗后及时更换干爽衣物,避免穿着湿衣物进入低温环境。夏季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增强抵抗力。张转喜强调,夏季防寒与防暑同样重要,市民应科学应对高温天气,避免陷入健康误区,守护好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