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洞洞鞋暗藏健康风险? 听听咱厝骨科中医怎么说

本期聚焦

特邀嘉宾:庄锦斌 庄锦斌幼年随父习医,1999年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曾在泉州市中医院骨伤科工作,2008年回乡继承父业,创立“庄氏正骨堂”。庄氏手法简便、效果显著,复位讲究“手摸心会”,强调稳、准、巧、快。外用药物为家传配方,内治药物注重辨证论治。他获多项荣誉与专利,以正骨整脊疗伤获民众好评,声名远播中国港澳、菲律宾等地。

夏季高温持续,透气轻便的洞洞鞋成为街头巷尾的“标配”。然而,这双看似舒适的鞋履却暗藏健康风险。近日,记者走访晋江市庄氏正骨堂门诊部,其负责人庄锦斌医师结合本土临床案例与中医骨科理论,解析洞洞鞋对足部的潜在危害,并为市民提供科学选鞋建议。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庄锦斌获评为泉州市第九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晋江非遗传承再添新彩。

案例:

穿洞洞鞋致足底筋膜钙化

晋江梅岭街道32岁的陈女士,因足底持续疼痛半年余前往庄氏正骨堂就诊,检查发现足底筋膜钙化且有跟骨骨刺。原来,陈女士从事销售工作,长时间站立走动,近3年夏季都穿洞洞鞋,雨天也不换。起初晨起足底发紧,后疼痛加重无法正常行走。庄锦斌指出,洞洞鞋鞋底软、无足弓支撑,致足底筋膜过度拉伸,引发无菌性炎症和钙化灶。经一个月中药熏蒸及庄氏三黄散外敷,早期定痛方、后期固本方口服,并指导患者以展趾固弓法行功能锻炼,陈女士症状得以消除。庄氏三黄散历经庄氏正骨数代精进,是此次庄氏正骨位列泉州市级非遗庄氏伤科用药部分的主要药物。

解读:足弓失稳与材质隐患

中医理论认为,足弓为“人体之基”,承担支撑体重等多种功能。洞洞鞋多采用EVA泡沫或塑料材质,鞋底软且无弹性支撑,导致足弓塌陷,气血运行受阻,引发筋膜劳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成慢性炎症甚至骨刺。

洞洞鞋材质透气性差,是真菌滋生的“温床”。其塑料材质包裹性强,汗液难蒸发,易引发脚气、接触性皮炎。晋江市医院皮肤科曾接诊多例因穿洞洞鞋致足部真菌感染的患者。

儿童足部发育也受长期穿洞洞鞋影响,可能导致柔韧性平足或足弓塌陷,引发X型腿、脊柱侧弯及膝关节疼痛等问题。此外,洞洞鞋易卷入扶梯,2024年晋江某商场就发生儿童脚部被扶梯卡伤事故。

建议:科学选鞋与日常养护

庄锦斌建议选鞋要关注支撑、材质与尺码。支撑性上,鞋底厚度以1~2厘米为宜,足弓处有弹性隆起;材质方面,优先选透气性好的天然皮革或网眼布,避免EVA泡沫等易吸水材料;尺码上,脚趾与鞋头保留1厘米空隙。

夏季可通过中医方法增强足部健康。用艾叶30克、生姜20克煮水泡脚,水温降至40℃后浸泡15分钟,促进气血循环;每日用网球滚压足底5分钟或进行小腿拉伸,预防跟腱缩短;BMI指数超标者(>24)需减重,减轻足底压力。

庄锦斌强调,洞洞鞋并非“洪水猛兽”,但使用场景要严格限定,建议作为短途休闲或玩水时的备用鞋,日常通勤优先选支撑性强的运动鞋,并定期进行足部检查,早发现、早干预。

(本文医学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遵医嘱。)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