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理财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深化金融赋能

晋江农商银行:奏响文旅融合新乐章

晋江农商银行推出以“海峡第一村”围头村村落风貌为背景的个性化卡面贷记卡。

千载潮声起,一城烟火韵。长期以来,晋江农商银行坚持扎根晋江,将推动文旅发展作为己任,积极融入泉州“世遗”典范城市建设,强化“金融+文旅”全域融合,全方位助力文旅产业焕发生机。

创新金融产品

精准滴灌文旅产业

当五店市的红砖古厝诉说千年故事,当围头湾的碧波映照振兴梦想,晋江农商银行立足区域特色,以“文化为基、金融为椽”,通过“产品创新+文化传承”双轮驱动,架设金融服务金桥,支撑文旅产业拔节生长。截至6月末,该行文旅经济贷款余额超2亿元。

针对景区建设、升级改造等项目,晋江农商银行创新设计“文旅专项贷”,提供长期、稳定的信贷支持。如向承包九十九溪田园风光项目建设的晋江益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授信1000万元,目前累计为文旅集团子公司授信2790万元。

针对文旅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晋江农商银行创新推出“文旅小微贷”“文旅商户贷”等产品,以信保类贷款方式解决其短期资金需求;为晋江特色小吃行业提供“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专项支持,成功发放“深沪糖芋”“深沪金枪鱼松”两项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支持特色小吃商户发展;为鲍鱼养殖行业推出专属信贷产品“鲍鱼贷”,为围头湾协丰鲍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5000万元,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奠定坚实产业根基。

以特色联名卡为媒介,晋江农商银行整合周边特色景点、古村落等资源,将金融服务与文旅权益相结合,让金融服务成为传播文化的流动名片。如为晋江市五店市传统街区、梧林传统村落量身定制具有闽南文化特色的“五店市联名卡”“梧林传统村落联名卡”;与金井镇围头村联合推出以“海峡第一村”围头村村落风貌为背景的个性化卡面贷记卡,持卡人仅需一张卡,就可以畅游整个滨海生态旅游小镇。

构建智慧场景

提升文旅消费体验

漫步在梧林番仔楼的时光长廊,徜徉于阳光夜市的人间烟火,晋江农商银行以“科技为笔、场景为卷”,创新打造“智慧+”场景服务体系,全面助推文旅产业数字化转型,绘就便捷舒心的文旅消费新图景!

晋江农商银行推广移动支付应用,与商圈夜市内的商户开展合作,引导客户在景区消费时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同时联合商圈夜市及经营商户开展满减、折扣、抽奖等各类消费优惠活动,激发游客的消费热情。如与阳光社区联手打造“智慧夜市”,开发上线阳光夜市收单统一管理平台,点亮城市消费新经济。

晋江农商银行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与文旅景区合作打造智慧景区系统,系统整合智能导览、游玩攻略、停车收费、消费支付等多环节,覆盖景区全业态、实现景区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如为五店市传统街区和梧林传统村落景区定制导航平台和统一收银系统,将移动支付业务无缝嵌入景区各个应用场景,提高景区运营效率和游客消费便利性;为滨海小镇金井镇围头村开发“智慧停车”项目,规划停车位超300个,有效缓解旅游高峰期停车难题,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融合文化元素

丰富文旅金融内涵

安平桥的石板承载海丝印记,“三有书屋”的墨香浸润城市心灵,晋江农商银行以“文化为魂、金融为脉”,深融地方文韵,让金融服务在传承与创新中绽放时代华彩。

在五店市传统街区,晋江农商银行与晋江市图书馆联合创建晋江市百姓书房“三有书屋”,以“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成为市民阅读休闲的驻留地和游客休憩的歇脚点。

晋江农商银行发挥自身渠道和资源优势,通过制作宣传视频、举办主题活动、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展示晋江文旅资源和特色产品,助力提升晋江文旅知名度和影响力。如匠心打造“梧林传统村落”与“安平桥景区”文旅宣传视频,并依托“线下+线上”渠道广泛传播,吸引众多游客关注。

未来,晋江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文旅”服务,以更深的情怀、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举措,与晋江这座“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同频共振,用金融温度点亮更具底蕴的城市名片,让金融活水不断润泽文旅产业的“诗与远方”,共绘一幅文化浓、产业兴、城乡美的乡村振兴图景。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