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咱厝医师提醒:伤心过度真的会“心碎”

健康课堂

胸闷不适病因成谜

近日,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诊治了一例特殊病例。患者李大姐因反复胸闷气短不适就医,最终被确诊为应激性心肌病,俗称“心碎综合征”。这一病例的确诊,不仅为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也再次提醒公众关注心理健康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李大姐近一个月来反复出现胸闷气短的症状,深吸气后虽能短暂缓解,但随后又迅速加重,几乎持续不缓解。在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就诊后,心电图检查显示,患者病情有好转,肌钙蛋白也呈阳性,初步指向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然而,李大姐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冠心病危险因素,且月经正常,这使得医生们对冠心病的诊断产生了疑问。

经过反复追问病史,李大姐透露了一个多月前亲人离世的悲痛经历,因过度思念而偷偷伤心落泪,不知不觉间便开始出现持续胸闷气短的症状。这一线索让医生们联想到了应激性心肌病,即“心碎综合征”。

精准诊断揭开面纱

为了明确诊断,医生为李大姐安排了冠脉造影和心室造影等检查。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冠脉仅有轻度斑块浸润,并不构成冠心病的诊断;而心室造影则提示左室形态类似章鱼壶,这是应激性心肌病的典型特征。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医生最终确诊李大姐为应激性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由显著的心理或躯体应激导致的心血管综合征,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明确,但与情绪因素、雌激素、儿茶酚胺等密切相关。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心电图ST段异常、心肌酶水平升高及室壁异常运动,极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混淆。

“心碎”可愈关爱为本

确诊后,医生向李大姐及家属详细解释了应激性心肌病的病因及发展过程,并告知其心脏彩超未见心肌重构及心功能异常,提示预后较好。经过积极治疗和心理疏导,李大姐的心情逐渐好转,胸闷气短的症状也明显缓解,最终顺利出院。

据悉,晋江市第二医院(安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作为医院的骨干科室,不仅拥有先进的导管室设备和专业的医疗团队,还注重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科室以心脏疾病中心模式设置病房、监护单元(CCU)、功能检查室和导管室,并与医院急诊医学部、医学影像中心、重症医学科等优势互补,共同建立一个针对心脏病患者预防、诊断、治疗和随访的完整体系。

此次李大姐的成功诊治,不仅体现了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业实力,也再次提醒公众关注心理健康对心脏健康的重要性。面对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和情绪波动,我们应学会及时调整心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共同守护我们的心脏健康。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