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下午,晋江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土地竞拍活动,今年首宗商住地块——位于晋东新区的P2025-17号地块公开出让。这场竞拍吸引了中海、建发、弘桥、励欧、百宏、晋信投资等6家实力房企参与,现场气氛紧张热烈,竞拍过程异常激烈,持续近2个小时,历经将近100轮的角逐,最终,建发房产以5.67亿元竞得该地块,溢价率达20.64%,成交楼面价约6425元/平方米。
如此激烈的竞拍场面,不仅反映出房企对该地块的高度关注,更彰显了他们对晋东新区发展潜力的一致看好,而这一“明星”地块的成功出让,也势必对晋江房地产市场产生多方面的深远影响。它不仅提升了市场预期,激活了市场热度,还为晋江房地产市场的产品结构优化、区域价值提升及未来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激烈竞拍彰显地块价值 提振市场信心
这场竞拍堪称一场耐力与策略的博弈,持续近2个小时,历经将近100轮的激烈角逐。
在竞拍过程中,各房企毫不示弱,不断加价,价格从起叫价47000万元一路飙升。尤其是在竞拍后期,建发房产与另一家房企展开白热化的拉锯战,双方交替出价、互不相让,每一次加价都牵动着在场所有人的心。最终,建发房产凭借雄厚的实力和坚定的决心,以5.67亿元成功竞得该地块,溢价率达20.64%,成交楼面价约6425元/平方米。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整体处于深度调整、房企拿地愈发谨慎的大环境下,此次竞拍的激烈程度显得尤为突出。众多实力房企纷纷下场,充分证明了晋东新区土地蕴含的巨大价值。
在房地产市场中,土地市场往往被视为楼市的“风向标”,一宗地块的高价成交,如同给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购房者会预期该区域房价上涨,担心错过购房时机,从而加快购房决策,刺激住房消费。而其他开发商也会更加关注晋东新区后续的土地出让,积极参与竞拍,形成良性竞争,进而推动整个区域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大幅提升。
地块规划契合区域定位
优化产品结构
P2025-17号地块自身的规划设计,使其在晋江房地产市场中脱颖而出,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该地块1.0~1.4的容积率指标,在当下的房地产开发中堪称“黄金比例”,这一指标直接决定了未来产品将以低密度改善型住宅为主。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低密度住宅所营造的宽敞居住空间、高绿化覆盖率及静谧的居住氛围,满足了改善型购房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迫切追求。相较于高密度住宅,低密度住宅社区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更多,楼间距更大,不仅保障了住户的隐私和采光通风效果,还能打造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如园林景观、休闲广场等,让居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也能享受到舒适惬意的居住体验。
同时,地块规划中包含的商业配套,更是为区域发展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完善的商业配套是衡量一个区域居住价值的重要标准。该地块的商业配套将引入高端零售品牌、特色餐饮、休闲娱乐等多元化业态,不仅能满足居民日常的购物、餐饮、娱乐需求,还能提升区域的商业档次和消费氛围,吸引周边区域的消费者前来,进一步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从晋东新区的整体定位来看,其致力于打造成为集“体育+产业+生活”于一体的“中央活力区”,重点突出智能制造、专业市场、楼宇总部、体育商贸等四大功能。而P2025-17号地块低密度改善型住宅和高端零售业态的规划,与“中央活力区”的定位高度契合。高品质的住宅将吸引高端人才和高净值人群入驻,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善的商业配套则能满足企业和居民的消费需求,促进产城融合,形成产业发展与居住生活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为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区域优势赋能地块价值
驱动市场发展
晋东新区自身具备的全方位优势,是此次地块出让能够对晋江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支撑。
交通上,沿海大道等骨干路网构建起环泉州湾高效交通网络,实现海陆空联运。建设中的晋新路快捷化改造工程预计2025年底竣工,届时将大幅缩短区域通行时间;泉州首个跨江隧道——晋江隧道也在稳步推进,其通车后将加强两岸联系,吸引更多人口在此购房定居。
教育资源配置亮眼,晋江一中晋东校区(完中校)一、二期地块已完成竞得,正开展设计招标。作为优质教育品牌,晋江一中将为区域带来高质量教育服务;晋东实验小学也已完成方案设计,正在办理手续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成为吸引重视子女教育家庭购房的重要因素。
医疗配套高端,由安踏集团等出资20亿元捐建的上海六院福建医院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投用,设1000张床位,聚焦“大专科、小综合”,提升区域生活品质。
生态与文体资源丰富,第二体育中心公园、滨海公园及“蓝色海湾” 环绕,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作为网红地标,举办多场明星演唱会与文化赛事,提升区域知名度与吸引力。
产业发展迅猛,安踏产业园、三斯达鞋纺园加速建设,形成产业集群,带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商业与产业协同发展,产业人口集聚为房地产市场提供持续需求,推动区域形成产城融合、房地产市场繁荣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