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艾”助你焕新颜

许火燃

春天,人体阳气随之觉醒。此时艾灸,恰如春日暖阳,为体内阳气添翼,助其蓬勃生发。阳气充盈,让人精神焕发,活力四射,迎接每一个挑战都信心满满。

近日,记者采访了梅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许火燃医生,就春季艾灸养生的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春季艾灸益处多

“艾灸如同身体的‘气血导航’,能加速气血循环,清除瘀堵,让气血畅通无阻。气血通畅,不仅面若桃花,光彩照人,还能告别手脚冰凉,让全身器官得到滋养,健康指数直线上升。”许火燃表示,春季是艾灸养生的最佳时机。春日天气多变,病菌蠢蠢欲动。艾灸以其独特的温煦之力,增强人体免疫力,调节脏腑机能,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让病菌无处遁形,轻松应对季节变换,享受健康春天。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人体阳气初升,通过艾灸可以进一步激发阳气,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艾灸不仅能温补阳气,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对于改善春困乏力、提高睡眠质量、调节胃肠功能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应由专业医师操作

许火燃提醒,在进行艾灸时,应选择质量上乘的艾条,并控制好艾灸的温度和时间。一般来说,艾条距离皮肤2—3厘米为宜,单次每穴艾灸10—15分钟,避免灼伤皮肤。同时,艾灸后应注意保暖,避免立即洗澡或吹风,以免影响艾灸效果。

许火燃还强调,艾灸并非人人适宜。孕妇、高热患者、皮肤病患者及有出血倾向的人群应避免艾灸。艾灸需要专业医务人员操作。艾灸需要对准相应的穴位,避免局部受到损伤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市民朋友不宜自行盲目熏灸。若需要自行艾灸者,应先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艾灸10大穴位推荐

许火燃为记者详细介绍了春季艾灸的10大黄金穴位,这些穴位涵盖了人体的多个重要器官和系统,通过艾灸这些穴位,可以达到全面调养身心的效果。

1.大椎穴:位于背部,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的交会穴。艾灸大椎穴可以振奋阳气,排寒毒,增强身体抵抗力。

2.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艾灸足三里穴可以健脾和胃,扶正培元,促进消化吸收,增强体力。

3.关元穴:位于下腹部,是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艾灸关元穴可以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激发人体阳气。

4.命门穴:位于腰部,是生命之门。艾灸命门穴可以温肾壮阳,强健腰膝,补充人体阳气。

5.中脘穴:位于腹部,是胃经的募穴。艾灸中脘穴可以健脾和胃,促进消化,调节气血。

6.气海穴:位于下腹部,是生气之海。艾灸气海穴可以补气益气,温阳固脱,使人体气机通畅。

7.太冲穴:位于足背,是肝经的原穴。艾灸太冲穴可以平肝息风,舒缓情绪,缓解头痛、耳鸣等症状。

8.肝俞穴:位于背部,是肝的背俞穴。艾灸肝俞穴可以疏通肝经气血,化解郁火,改善情绪不稳、失眠等问题。

9.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是脾经上的合穴。艾灸阴陵泉穴可以健脾利湿,促进水液代谢,减轻身体负担。

10.神阙穴:位于脐中部,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艾灸神阙穴可以回阳救逆,培补元气,增强免疫力。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