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咱厝神经内科专家

为你解读帕金森病

林智强 今年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帕金森病,这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因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给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困扰。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神经内科负责人林智强医生,他结合具体案例,为我们深入剖析了帕金森病的相关知识,并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干货。

帕金森病:不仅是手抖

“很多人一提到帕金森病,就想到手抖。”林智强表示,“但实际上,帕金森病的症状远比这复杂。”他介绍道,帕金森病的症状分为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

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肌强直和姿势不稳等。例如,患者可能会在放松时手、腿或下巴出现抖动,活动时减轻,紧张时加剧;动作变得不灵活,扣纽扣、写字困难,面部表情减少,走路变慢,一侧手臂摆动减少等。

而非运动症状则更为隐蔽,如嗅觉减退、便秘、睡眠中频繁挥动手脚、大喊大叫或从床上摔下来等,以及情绪低落、记忆力下降、排尿困难等。林智强强调,非运动症状可能比手抖早出现5~10年,因此,及早识别这些症状对于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采访中,林智强提到了一名65岁的男性患者张先生。张先生多年前开始出现便秘和嗅觉减退的症状,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动作变得越来越迟缓,写字也越发困难,才来到医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张先生被确诊为帕金森病。“如果张先生能早些认识到这些非运动症状,并及时就医,或许他的病情能够得到更好的控制。”林智强感慨道。

治疗与照护很关键

谈到帕金森病的治疗,林智强表示,目前帕金森病无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延缓疾病进展。药物治疗是帕金森病的核心治疗方式,其中左旋多巴是核心药物,用于补充多巴胺。林智强强调,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医嘱,避免副作用。此外,还有多巴胺受体激动剂、MAO-B抑制剂等药物可供选择。对于药物效果减退或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患者,他建议考虑手术治疗,如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这是一种俗称“脑起搏器”的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外,康复训练也是帕金森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智强建议帕金森病患者坚持打太极拳、游泳、做平衡训练等运动,以改善运动功能。同时,唱歌、朗读等活动也有助于缓解语言障碍。在照护方面,他强调了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建议家属在家中安装扶手、防滑垫等设施,以防患者跌倒;多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心理支持;注意患者的饮食管理,避免高蛋白食物与左旋多巴药物同时服用;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调整药物方案。

预防帕金森病

从生活方式做起

“虽然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无法完全预防,但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可能降低患病风险。”林智强说,建议人们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避免接触环境毒素,如农药除草剂、重金属和有机溶剂等。在饮食上,适度增加咖啡和茶的饮用量,因为咖啡因和茶多酚可能具有保护多巴胺神经元的作用。林智强也提醒,胃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患者、孕妇及咖啡因敏感者需控制摄入量。

“帕金森病不是绝症,而是一场‘持久战’。”林智强总结道,“通过早发现、规范治疗和科学护理,患者完全可以拥有高质量的生活。如果家中老人出现疑似症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盲目相信偏方。”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