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户外活动当心虫咬伤

近日,在福建安溪的一片郁郁葱葱的茶园里,茶农陈老伯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健康危机。劳作后的他突发高烧,体温一度飙升至39℃以上,全身酸痛难忍。在当地医院经过一系列治疗,病情却未见好转,反而出现了全身皮疹,这让陈老伯及家人心急如焚。

茶农陈老伯的惊险遭遇

“我当时以为是普通的感冒,但吃了退烧药、打了针,还是不见好。”陈老伯回忆起那段日子,仍心有余悸。他说,自己平时身体硬朗,很少生病,这次的高烧和皮疹让他感到十分困惑和无助。在求医无果后,他来到了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接诊的晋江市医院(上海六院福建医院)感染科医生陈春林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结合陈老伯的茶园工作经历和症状表现,迅速将目标锁定在了“恙虫病”上。通过详细的查体,陈医生在陈老伯的臀部发现了一块纽扣大小的焦痂,这是恙虫病的典型症状之一。经过针对性的治疗,陈老伯的体温很快恢复正常,皮疹也逐渐消退。后续的病原学检查进一步证实了陈医生的诊断。

恙虫病进入高发季

陈春林表示,恙虫病是一种由恙螨幼虫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恙虫病东方体”。在我国南方地区,如福建、广东、云南等地高发。恙螨多栖息于潮湿的草丛、灌木丛或稻田中,春季(4—6月)和秋季(9—11月)是发病高峰期。由于恙螨幼虫体型微小,肉眼难以察觉,且叮咬时无痛无痒,常选择腋窝、腹股沟等隐蔽部位,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恙虫病”前期症状和感冒很像,后期会导致多器官衰竭,严重可致命!又到恙虫病的高发季节,陈春林医生提醒:去野外活动请注意做好防护,警惕恙虫病的“隐形威胁”!

健康提醒:

野外警惕恙虫病“潜伏”

随着春游踏青、茶园农耕、户外野餐、露营、钓鱼等活动的频繁进行,人们接触恙螨的机会也大大增加。陈春林提醒广大市民,在野外活动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避免随意坐在草地、石头上休息,徒手清理墓地或田间杂草,以及穿短袖、短裤进入灌木丛等行为。同时,他还建议市民穿衣要遵循“三紧”原则,即穿浅色长袖衣裤,领口、袖口、裤脚要扎紧并塞入袜子;裸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或派卡瑞丁的驱虫剂;喷洒氯菊酯驱虫喷雾于衣物上,重点处理裤脚、鞋面等易接触草丛的部位。

此外,陈春林还强调,若野外活动后出现不明原因高热、皮肤发现黑色焦痂、头痛、肌肉酸痛伴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野外活动史和可能的草丛接触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