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青团香如故

徐新

和煦的春日暖阳携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汪曾祺老先生对清香一词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清香,即食时如坐在河边闻到新涨的春水的气味。”而色泽鲜绿、香糯柔软的青团是一种聚集着春天气息的美食,颇具这种清香的特质,深得人们的青睐。

记得童年时,每逢清明时节,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青团。野生的嫩嫩艾草(或绿油油的麦叶、菠菜等)成了最好的染色原料。为了能吃上美食,我跟着母亲一起去采摘艾叶。母亲将艾叶洗净并用开水焯过后,细细地切碎,再用葛布慢慢地滤出青绿的草汁来,拌上糯米粉,加入适量的水,反复揉搓过后,一个翠绿大粉团就“粉墨登场”了。母亲熟练地捏下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糯米团子,大拇指抵住中间,边旋转边搓,中间出现一个凹陷部分,然后用勺子盛上一勺豆沙或芝麻馅料,放进团子内,最后再次转动逐渐收口,一个圆润光洁的青团呈现在眼前。如此操作,很快一大盘青团就完成了。

包好的青团放入蒸笼,以碧绿的芦叶垫底,在锅上蒸15分钟,愈来愈浓的青团香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母亲掀开蒸笼,热气升腾、清香四溢,油亮亮的青团更显青翠欲滴。我不待青团冷却,迫不及待地抓取一个,咬上一口,顿觉香糯柔软、口齿生津,只想大快朵颐。而青团冷食也是别有风味,除了清香外更有嚼劲。如今到了清明节,青团到处都有卖,馅料也更加丰富了,除了豆沙和芝麻外,还有百果、玫瑰猪油、肉丁笋丁或咸蛋黄为馅儿的。那一个个青团,已经嵌入我们的生活中了。

“碧玉团圆满屉香,素舂柔艾捣砧忙。”又到了明媚的春天,原野中已氤氲着麦叶与艾草的悠悠清香,自然而然又勾起了我的口腹之欲。细细品味那青团的滋味,让我再一次感受到美丽的乡愁和纯真快乐的童年时光。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