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柯国笠 许春 陈巧玲
近日,国内新能源汽车巨头比亚迪发布了最新款的新能源汽车“汉L”和“唐L”。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品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与晋江一家企业密不可分。它就是晋江市成达齿轮有限公司。
能够抢占新能源赛道,成达齿轮依靠的是科技创新带来的“精度”与“速度”。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晋江经济开发区五里园的晋江市成达齿轮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上,先进的磨齿机、珩齿机正在不停作业,一个个齿轮透着闪闪银光,从磨齿机中源源不断地“吐”出来,所有成品齿轮被迅速打包送往客户。
“目前,比亚迪是我们最主要的客户。我们每天固定给比亚迪发货1500套DM5.0齿轮、齿轴,仍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成达齿轮销售副总经理凌开树说。
数据显示,2024年,比亚迪售出新能源汽车427万辆,同比增长41.26%。这也对作为配套供应商的成达齿轮提出了更高的产能要求。
过去两年,成达齿轮增资扩产超1亿元,引入德国先进生产设备,推动数字化改造,新产品开发周期从90天缩短至15天。
小齿轮,大核心。剥开汽车外部的重重钢铁“外衣”,一个个紧密咬合的齿轮正是汽车输出动力的关键结构。作为汽车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部件之一,齿轮的质量、精度、性能等指标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性能和使用寿命。齿轮组精度越高,运行越平稳、噪声越少、传动精度越高。
这些都对齿轮生产工艺与技术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较高的竞争门槛。
以传统齿轮起家的成达齿轮尽管面临巨大挑战,仍坚定决心,投入科技创新,并提早布局。
2017年,看好新能源汽车的新蓝海,成达齿轮开始布局新能源乘用车变速箱齿轮、齿轴产品,并加速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如今,成达齿轮已成为福建省唯一一家深耕新能源汽车齿轮、齿轴领域的制造企业。
凌开树说,成达齿轮不仅推动所有的生产设备更新迭代,研发人员也是夜以继日地奋战,“大家恨不得一天当三天用。最终,我们成功把3年的研发周期缩短到了1年。”
努力付出得到了市场回报。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变速箱DM4.0齿轮、齿轴的成功量产,成达齿轮在新能源汽车板块的业绩突破了1亿元大关。同时,随着DM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成达齿轮继续紧跟前沿技术需求,加速跑出增长曲线。
目前,成达齿轮年产值已突破4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齿轮、齿轴占比高达80%。
有比亚迪做金字招牌,如今的成达齿轮早已打入吉利、广汽、长城等多家国内知名汽车品牌的供应链,还与多家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去年11月底,成达齿轮新购入一台德国卡帕KAPP磨齿机,每月新增产2万件高精度齿轮。今年上半年,成达齿轮还将投入千万元用于购置国际先进设备。预计到8月份,新设备就可投入量产。
新设备的投入预示着新产能的释放。“投产后,我们的年产值预计可增长2亿元。”凌开树说,到2026年,成达齿轮的智能制造水平将再上新台阶。届时,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有更多“Made in Jinjiang”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