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家庭病床服务团队获国家级殊荣

捷报传来!近日,晋江市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服务团队,凭借其“家庭病床,让患者在家也有‘医’靠”案例,成功跻身“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团队典型案例行列,成为全国范围内60个典型案例之一,荣获国家级殊荣。

在家“住院”享受医保

近年来,晋江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紧跟上级政策指导,聚焦辖区居民健康需求,于2023年7月推出全市首张家庭病床后,持续积极探索实践“家庭病床+长护险”的医养结合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家庭病床”服务是指患者符合住院指征,但因生活不能自理或行动不便,到医疗机构就诊确有困难,适合在家庭或长期居住场所设立病床,由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提供适宜的诊疗服务,并在特定病历上记录服务过程的一种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家庭病床”服务机构可以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住院指征,经责任医师评估,适合在家庭或长期居住场所进行检查、治疗、护理和康复的患者,上门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为全面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和家庭健康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战略有效衔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于2024年7月开展了2024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征集活动,共收到参评案例500余个。经组委会评审,评选出2024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典型案例:个人案例90个、团队案例60个;2024年度“中国家庭健康守门人”入围案例:个人案例170个、团队案例175个。而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服务团队以“家庭病床,让患者在家也有‘医’靠”案例成功入选。

“送医到家”老有所依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健康服务水平;深化医防融合,推动健康服务创新;科技赋能,构建智慧健康服务平台……近年来,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辖区内积极推广“家庭病床+长护险”的医养结合新模式,凭借贴心便民的“家庭病床”服务、让患者在家“住院”照样享受医保报销政策等优质服务,屡获群众好评。

据悉,该中心积极组建由中心全科医生、护士、公共卫生医师、康复理疗科医师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连续、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团队成员深入社区,定期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活动,有效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一张小小的家庭病床,是便民就医暖万家的生动写照,让群众就医负担减轻了,还解决了部分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或行动不便患者的就医难题。”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谢加欣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通过与上级医院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和下沉,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同时,团队还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响应,在维护社区健康中发挥重要作用。

当前,灵源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团队正积极引入信息化手段,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希望通过健康档案电子化、远程医疗咨询、智能健康监测等技术,努力实现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控和精准干预,大力提高健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