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来得太突然,吃火锅走起?”“那种围一桌抱锅取暖的日子,总能给人一种幸福的感觉。”……近日,市民小吴在朋友圈刷到了多条关于火锅的信息,不由地发出感慨:今年火锅季来啦!但令他苦恼的是,火锅好吃但也容易让他上火,典型表现为口腔溃疡、喉咙痛、皮肤干燥等。你是否也有和他一样的“两难”?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正常状态下,“火”就是我们常说的元气、阳气,推动着血液流动和经脉循行,保持人体恒定的温度。但若超过正常尺度,就会变成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使得人体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吃火锅为何易“上火”
咱厝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黄胜红介绍,火锅汤料中含有大量的牛油、羊油、猪油等,加上食用时摄入大量属于高脂肪、高蛋白的各种肉类,很容易使人“上火”。此外,火锅底料中含有许多辛香调味品,尤其是川味火锅含得更多,如辣椒、花椒、胡椒、干姜、小茴香、丁香、桂皮、八角、草果、豆蔻等。这些入药调味品,大多性温而热,甚至大辛大热,进入人体后如同在火中添米,往往会使体内点燃的油脂越烧越旺。
咱厝市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巧丽介绍,从中医角度来看,平时就是“火体质”的人,吃火锅则更容易“上火”。“火体质”分为两种:一是素有“实火”,如平日常感身体热烘烘的,甚至冬天很少穿棉衣,经常口舌糜烂,生疮发炎,牙龈肿痛,口臭或苦,鼻燥咽干等;二是素有“虚火”,如经常感到“五心烦热”,即手心和脚心发烧,心烦易怒,两颧潮红或潮热,失眠多梦,盗汗,舌质发红。
如何判断自己上的是什么“火”呢?对此,陈巧丽介绍,可以看大小便或发热状况来做初步判断。小便颜色黄、气味浓,同时舌质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如果身体出现发热的症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冷、身体忽冷忽热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有效“降火”这样做
那么,有哪些实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降火”呢?黄胜红介绍,首先,选择“降火”食材。火锅中可以加入一些富含水分和清凉属性的食材,比如冬瓜、白菜、豆腐和海带等。这些食材不仅能中和火锅的重口味,还能帮助清热解毒,让你的火锅更加健康。其次,喝一些花茶或凉饮。在享用火锅的同时,提前准备一些菊花茶、薄荷茶或玫瑰花茶,这些饮品具有清凉“降火”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食用火锅后可能出现的不适感。第三,合理控制火锅的辣度。如果你是一个爱吃辣的人,可以选择辣度适中的锅底,避免过于刺激的调料,这样不仅能减少上火几率,还会让整个用餐过程更加舒适。第四,搭配适量水果。在享用火锅后,别忘了吃一些水果,比如梨、苹果、橙子等。它们不仅能提供必要的维生素,还能润喉降火,让身体更加平衡。最后,不要忘记适量运动。虽然寒冷的天气可能会让人懒于活动,但适度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身体的自我调节功能,有助于抵御上火的困扰。黄胜红介绍,这五招不仅适用于火锅季,也同样适用于吃油腻、辛辣的食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