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晋江在守护学生“饭盒子”方面实招频出,从优化校外供餐机制,探索“县级建库,学校选企”模式,再到加大投入鼓励自办食堂,首创“5+7”精细化监管模式,一系列举措共同织就了一张守护学生饮食安全的严密网络。本报记者 蔡红亮
学校食堂迎大考 全覆盖交叉检查无死角
近日,晋江出重拳,全面启动2024年秋季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交叉检查,由各片区各镇(街道)教育中心牵头负责,采取依序互检,逐一实地察看的方式进行全覆盖交叉检查。
记者了解到,目前,各镇(街道)交叉检查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各检查组深入互检片区的学校,按照清单,对学校食品安全的关键风险点、食品安全管理机制、常态化防控、应急处理、宣传培训等方面进行详细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进行梳理,建立问题台账。同时,要求各校根据检查发现问题,逐项做好整改,建立整改台账。
除了对食品安全的严格检查外,晋江还高度重视膳食经费的管理。此次交叉检查中,检查组对各校的膳食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核查,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透明公开。
对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晋江一直在行动。开学以来,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次联合晋江市教育局开展突击检查行动,守护“开学第一餐”、重点检查民办学校、黑榜学校的食堂食品安全等。无独有偶,各镇街市场监管部门也纷纷组织对辖区内学校食堂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通过检查制度执行、场所环境、原料把控、现场操作等,深入排查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切实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
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覆盖交叉检查是晋江市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的重要举措之一。未来,晋江市将继续加大相关工作的力度,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膳食经费的合理使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食堂精细化监管模式 让营养餐“暖胃”又“暖心”
说到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值得一提的还有“晋江市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信息化管理平台”。
日前,记者走进晋江市营养办办公室,一台大屏幕映入眼帘,这便是晋江的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只见屏幕上实时滚动播放晋江各校及供餐公司的食堂动态,贯穿分拣配送、装车运输、收货签收、入库出库、贮存保管、加工烹饪、食材留样、餐食分发、学生就餐等环节,一目了然。
“晋江在省监管平台‘五大模块’基础上,延伸完善市级监管平台。首创‘5+7’精细化监管模式,其中‘5’代表实现与省监管平台五大模块数据的互联互通,将监管范围延伸至全市学前、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7’代表围绕资金安全和食品安全精细化监管方向所延伸出来的(供应商)订单数据接入、收支管理、价格监管、刷卡取餐、营养分析、视频监控接入、车载轨迹物联网接入等七大部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食品安全全程监控、价格协同监管、资金精准收支、科学营养配餐。”晋江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目前,晋江市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过三年的运行,已逐步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监管模式,共计接入营养改善计划校食堂36家、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校食堂67家、幼儿园食堂8家。此外,平台还接入30家食材供应商,真正实现供应端、校端到局端的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切实守住了晋江学子的“饭盒子”,让营养餐“暖胃”又“暖心”。
由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的“食安晋江”智慧监管平台也是晋江监管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的一大利器。
“利用科技赋能,借助平台开展线上巡逻、培训约谈、行政指导。其中,通过违规抓拍和AI分析就能对学校食堂、供校配餐公司实施24小时智能监管和预警,同时实现全覆盖‘明厨亮灶’,家长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即能看到校园食堂、配餐企业内部实时情况,为社会公众提供一种全新的食品安全监管参与方式。”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