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秋意浓,柿子红

吴阳舒

秋意渐浓,凉丝丝的风掠过村庄,将一枚枚秋叶吹起,也捎来了果子成熟的气息,仿佛在低语着季节的更迭。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想起山坡上的柿子树,怀念起母亲亲手制作的风干柿子。那些记忆如同珍贵的画卷,缓缓展开,激起了我心湖深处的涟漪。

记得小时候,每当秋风起,母亲就会带着我去摘柿子。我家屋后山坡上,三棵柿子树挺拔而立,叶子落尽时,就只剩满树的柿子了。远远看去,红彤彤的柿子宛如一个个小灯笼,也像一颗颗璀璨的红宝石,在秋日的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每次采摘柿子,我们来到树下后,母亲就轻巧摘起挂在低矮枝头的柿子。而我,则在一旁,提着一个大竹筐,满心欢喜地准备接收母亲递来的柿子。母亲把柿子递给我时,总是满脸的丰收喜悦,仿佛她传递的不仅仅是柿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她还特意吩咐我轻拿轻放,生怕弄伤了柿子那娇嫩的“肌肤”。

等到柿子装满了大半个竹筐,就只剩下长在高处的柿子了。这时候,母亲会拿来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的一端挂着一个精巧的网袋。她轻轻地用竹竿勾住柿子,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让柿子顺着网袋滑落下来。每次摘柿子,我们总能摘到满满一大竹筐,那份丰收的喜悦,至今仍然让我回味无穷。

摘完柿子回家后,母亲开始仔细地挑选柿子。熟透了的柿子软软的,她把它们单独放在一边,而还有些生硬的柿子则放在一堆。母亲说,软的柿子已经熟透了,要趁早吃掉,而生硬的柿子成熟度不够,再晒几天吃就刚刚好。我有些不解地问:“为什么不等柿子全部成熟了再摘下来呢?”母亲笑着回答:“每个柿子的成熟期都不同,而且摘下来做成干柿子也很好吃,还能保存很长时间。”

风干柿子的过程,母亲总是特别用心。她先把硬柿子放进一个大木盆里,再倒入清水来洗。她轻轻地揉搓每一个柿子,仿佛手中握着珍贵的宝石,每一个细节都被她细心呵护着。洗完之后,母亲还会用干净的毛巾把柿子一个个擦干,确保它们干净卫生。

而后,母亲开始削柿子皮。她左手握柿子,右手拿削皮刀,动作飞快地削起来。那柿子皮便纷纷滑落下来,露出里面金黄色的果肉。削好皮的柿子被整齐地放在一只竹筛上,竹筛装满后,母亲便拿线将柿子串起来,拿到院子里去晒,每天还不时地翻动或捏一捏,确保它们晾晒均匀。

晾晒一周左右,柿子就变成半透明、干干的了。这时候,母亲总要招呼家人来品尝:“快来尝尝风干柿子吧!”风干后的柿子,干燥而富有弹性,吃起来既甜蜜又有嚼劲,十分美味。我总觉得,那份甜蜜不仅来源于柿子的果肉丰厚,更饱含着阳光的味道和母亲对我们的爱。

“色胜金衣美,甘逾玉液清。”柿子的一生,从春到秋,经风历雨,在时间里酿出甘美清甜。待到这清秋里,绚烂如火,清甜如蜜,轻轻咬一口下去,便足以宽慰生活中的万千不如意。

又是一年秋风起,柿子挂满枝头时。那些火红的柿子在风中摇曳,美得自然,美得盈实,透着一种喜气,照亮了整个深秋。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忙碌的身影。她在树下摘柿子、在院子里晒柿子的情景,温馨而又甜蜜,如同柿子般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