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第27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健康体重 理想血压”。本周健康课堂,我们邀请晋江市中医院心内科张玉梅主任给大家开课。
张玉梅介绍,高血压是现代社会不容忽视的慢性病之一,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社会老龄化加剧、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缺乏体力锻炼等因素将进一步导致高血压的患病率升高。因此,提高公众对高血压的认识,了解其危害、预防及治疗措施,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预防高血压,可从健康、规律的生活做起,减盐、减油、控制体重。
高血压危害大
什么是高血压?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低压)≥90mmHg者,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虽然通过服用抗高血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仍然诊断为高血压。
据了解,高血压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被称为“无声杀手”。然而,长期高血压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对心、脑、肾、眼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害。比如,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进而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严重问题;高血压还会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血流减少,导致心肌缺血。此外,高血压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血压会促使脑动脉粥样硬化,并发脑血栓形成,导致脑梗死。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会诱发肾血管病变,导致肾脏缺血和功能减退。慢性肾衰竭是长期高血压的严重后果之一。如果同时患有糖尿病,还会加速肾脏衰竭。高血压会导致视网膜动脉的渗出和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因此,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张玉梅介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体重,以及多种不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如果父母或其他直系亲属有高血压病史,子女罹患高血压的风险会显著增加。年龄增长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此外,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呈正相关,当人体内摄入过多的钠盐,会出现血管平滑肌肿胀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对心脏及肾脏造成沉重的负担,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超重和肥胖也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张玉梅介绍,本身超重或肥胖的中老年人群体重增加对血压升高的影响更大。长期大量饮酒、吸烟,也是公认的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之一,吸烟人群患高血压的概率是不吸烟者的数倍,患高血压概率与饮酒量正相关。为此,她建议,高血压患者在日常饮食及药物服用上,要谨遵医嘱定时定量,不得自己随意减量或者停药,要定期就医,结合医生的指导调整治疗药物,有效地控制血压,避免其反跳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病概率提高。
高血压的误区与纠正
误区一: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需要治疗。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长期高血压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进行治疗。
误区二:降压药有副作用,不能长期服用。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因人而异,且大多数副作用是轻微且可耐受的。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坚持长期服用,是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误区三:降压药一旦服用就不能停。降压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以维持血压稳定,但并不意味着一旦服用就不能停。在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且稳定一段时间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药量或停药。但切记不可自行停药或减量。
误区四:降压药越贵越好。降压药物的效果与价格无直接关联。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而不是盲目追求高价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