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陶泽大宅 蔡长兴

陶泽是包括大宅在内的磁灶陈姓的一个族系。当初,此地并无地名,因陶泽一世祖、开基祖庚郎公在此居住繁衍,逐渐形成众多房屋及众多人丁,故称“大宅”。除大宅外,庚郎公后代还分居到太昌、倒桥、杏田、官田、芳山、新后坑、瑶琼、新乡、深沟、古塘头等十三乡。尽管“陶泽”只是陈姓的一个堂号,但如果从字面上揣测,磁灶是陶瓷之乡,应该可以解释为陶瓷润泽了这方土地之意。

在磁灶,大宅村既不是“领头雁村”,也不是“奋蹄马村”。然而,大宅村在磁灶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发展后劲更是值得寄予厚望。

“面积是展开的空间,人口是展开的基础,产值是展开的实际效果。”在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入村便是良田绵延,溪水如练映带全村;九牧王服装有限公司、晋成陶瓷有限公司,如车之双轮推动大宅村民就业、增收;磁灶实验小学陶英校区、晋兴职业中专学校,如鸟之双翼带动大宅未来创新人才冉冉上升;公厕改革、微景观如同剪之双刃,大力革新大宅人居环境,使之焕发新时代新农村的气象、气魄。

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大宅在磁灶镇乃至晋江全市最大的看点是什么?一是村美,二是人美。

村美润泽心灵,人美泽被后代。这也是“陶泽大宅”的丰富内涵。

推门而出,南有灵源历史名山为屏,北有紫帽氤氲云气环绕,东有罗裳山低回颔首,西面是海天一色。泉州四大名山,大宅独拥其二。陈姓先人于是称大宅“大乡地踞万山丽,宅里门迎四海春”,自豪感跃然纸上。

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孟镭带领下,大宅村成立经联社,现有股民2895人,正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大宅村,正一步一个脚印迈向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大宅村有一口罗汉井,是陈氏家族的摇篮血迹,意在告诫子孙“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大宅人乐善好施蔚然成风,他们的善心良举得到世人尊崇和社会肯定。2023年12月18日,陈孟坤、陈传基分获“晋江慈善家”“晋江市慈善大使”荣誉称号。无论旅居海外还是坚守家乡,将大宅建设成现代化乡村,是每个大宅人的共同追求,并化为实实在在的乡村建设行动。这应该也是“陶泽”之名的最好阐释。

2019年,大宅村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当时的大宅村“两委”站了出来,副书记陈清沛捐出50万元用于起步资金。现在,5处富有闽南风情的微景观,将大宅点缀得美轮美奂,成了村民“乡村天天游”的打卡胜地。2023年,大宅再次迎来新的契机:公厕革命!改不改?党总支、村委会在商议过程中达成一致:改!大家表示,要打造生态宜居乡村,旱厕改造势在必行。在全体村民配合下,大宅村只用两个月就通过旱厕改造质量关、监督关、验收关。

如今的大宅村,已成为泉州市乡村振兴试点村、晋江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纵观其建设经验,与大宅人世代关心支持乡村建设分不开。现举两例:陈连权,“90后”,复旦大学经济学硕士,作为长年奋斗上海的青年俊彦,听说家乡建设资金有困难,他二话不说,捐资乡村建设9万元,出资1万元帮扶5名大学生;厦门大学副教授陈金亮,为乡村建设捐资6万元……

在我们眼前,陶英中学已更换为晋兴职业中专学校;磁灶实验小学已经封顶,即将投入使用。完全可以相信,大宅村的未来必将人才济济,支撑起大宅村走向现代化。

采访的最后,陈孟镭激动地说:“大宅村向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磁灶镇企业办申请的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动工,投资60万元,预计每年可创收8万元。这样一来,村集体经济将进一步壮大……”

出村的路上,我与大宅村“时光与影”微景观擦肩而过,抬眼望青山,不由地感叹:大宅村真美!大宅人真美!真是一方陶泽大美之地!

版权所有 ©2023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