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燕
一个户籍人口1370人、外来人口806人,总人口才2000多人的小村落——湖头村,为什么能在入选“2023中国镇域高质量发展500强”的磁灶镇,成为这个“中国陶瓷名镇”“商贸物流重镇”的重要一村?
2024年初春,我们一行走进了湖头村,走到了湖头村里的中辉产业园区。平整的大道、标准化的厂房,以集中连片为导向,如今的中辉产业园区改造提升项目总投资10亿元,是磁灶园区标准化建设的样板项目,总用地面积176亩,预计年产值超20亿元、税收超3000万元。小村里,我们看到了晋江企业春天般蓬勃的生命力。
“湖头村位于晋江市西部、磁灶镇中东部,旧时四面青山绿水,近一湖泊,且在湖之口,故称‘湖头’。明代泉安古官道穿越湖头山而过,村中有一地名为‘来往石’,是交通驿站。”热心的村民柯云南向我们说起了湖头村的由来。
湖头村党委组织委员兼统战委员柯团结介绍,现在的湖头村,区域面积约两平方公里,东至极兔快递,西至印刷基地,南至张林村,北至陶东路;陶东路自东向西穿行而过,距离磁灶镇中心区仅两公里,距离沈海高速公路晋江互通口也只有两公里,交通区位条件优越。
原来,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才让这个名为“湖头”的小村落有着众多商家聚集。
“湖头村面积1400亩,其中已被征地1100多亩,大部分用于海西家居建材城、海峡国际五金机电城这两大专业市场建设。”柯团结自豪地说。2005年,磁灶镇启动“国字号”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建设。过去的20年,磁灶镇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前行,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产业结构实现从单一到多元的蜕变,城乡融合发展的红利也惠及湖头村。如今在湖头村,有镇里统一规划征迁安置地建起的一栋栋别墅,极具闽南红特色的屋顶,在春意盎然的村里格外耀眼;村里一批困难户也已优先入住了安置新楼房。2016年,湖头村建了标准灯光篮球场,富足的村民还微信集资近3万元办球赛。村里时常举办的篮球邀请赛火热上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湖头村在唐、五代就有“老鼠石”窑址。那时的窑址大多分布在梅溪两岸的各小山坡上,山水为伴,清风相随。走过千年时光,这个古老的小村落正奔跑在新时代的幸福大道上。现村里有林氏宗祠、柯氏宗祠,共有12座祖厝。有一座三忠王宫庙,供奉的是三忠王——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农历九月初九是三忠王进香期,有小型庙会活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受到一代人杰文天祥正气的熏陶、忠义观念的影响,湖头人立志报效家国,在该村的人才队伍建设中,90%以上是退役军人。或许,这是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的隔空对话。但那些弥足珍贵的民族精神与奋发向上的气节,将永远回荡在这片土地之上,刻进每一个人的心里。
“我关心的是湖头村的发展与建设,希望能有机会携手共建美丽家乡,为下一代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这是1974年出生的退伍军人、浙江杭州晋江商会副会长林清泉在今年春节返乡参加磁灶镇新春座谈会时的肺腑之言。
磁灶人,天生流淌着商人的血液和充满生意经的细胞。20世纪70年代初,敢为天下先的磁灶人就已经用三轮车、汽车将磁灶生产的日用陶瓷远销广东、浙江及省内各县市。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磁灶成千上万供销大军涌进全国的每个角落。在外奔波的磁灶人,努力拼搏,只要有工地,只要建房子,就有磁灶人的身影、磁灶的产品。这也是林清泉生动的现实写照。那时,他刚从部队步入社会,就是跟着磁灶人“一人带一帮人”这种传统模式去了浙江杭州,在建材城从卖瓷砖干起。
现如今,在湖头,像林清泉这样的有为磁商不在少数。他们乘着新时代的春风,借力磁灶销售大军、建材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平台等,不断拓宽建陶销售渠道。或许,这也是何以“商聚湖头”的最好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