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空气湿度小且多风。由于眼睛裸露在外,因此容易罹患多种眼疾,应注意加强预防。冬季容易发生的眼疾有哪些呢?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近日,记者走访咱厝各大医院眼科采访发现,干燥寒冷的冬季,是“干眼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那些佩戴隐形眼镜者、“网虫”及学生,由于用眼过度,更易出现“干眼症”。
因此,要经常眨眼,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让眼睛“保湿”;使用电脑时每隔40分钟,要将眼睛从屏幕移开向远处眺望一下;佩戴隐形眼镜的人要减少佩戴的时间,平时可以多用热毛巾热敷眼睛,不要熬夜,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冬季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应使用加湿器,使空气中湿度加大,也有助于预防“干眼症”。
老友应注意青光眼发生
青光眼是以眼内压力升高、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致盲眼病。此病分先天性原发性和继发性三种。除先天性外,后两种均以冬季发病率最高,尤其是在强冷空气过境后24小时内最容易诱发。这是气温降幅过大,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而干扰了血压,造成眼压波动所致。
晋江市爱尔眼科院长李贵洲提醒:特别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旦发现眼部不适伴头痛头涨,反复出现视力模糊、虹视 (看灯周围有彩圈) 等症状时,就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你听说过“雪盲症”吗?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也听到了一些“罕见”的专业名词,比如雪盲症。据了解,此病又称雪光性眼炎,主要是因为太阳光中的强紫外线经大片雪地反射至人的眼部角膜,导致角膜损伤所致。研究表明,阳光中300微米的中波紫外线照射到雪地上,由其反射的阳光射到眼睛上,便可能使人引发雪盲症,出现畏光、流泪、红肿疼痛、奇痒及眼内异物感等症状。所以,市民朋友若在冬日假期选择到有大雪天的地方旅行,在野外时就建议大家戴好墨镜,防止雪地反射的强光刺激眼睛。
此外,迎风流泪、过敏性结膜炎、结膜下出血,也属于冬季易发生的眼疾。李贵洲介绍,部分患有沙眼、慢性结膜炎及泪道炎症者由于炎症引起泪道狭窄或阻塞,出现泪液排出障碍,遇到寒风也会“泪流不止”,这种情况就需要引起重视。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眼部感染,引发角膜炎、白内障等眼部疾病
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通常是病患本身就属于过敏性体质,天气转凉时,眼睛变得敏感,容易红、痒,会有轻微分泌物产生,给予病人抗组织胺药水能改善状况,并应让眼睛多休息。
此外,天气变冷时血管会收缩,血压跟着升高,若血管弹性差,则容易破裂造成结膜下出血。通常结膜下出血不痛不痒,当眼睛突然充血、眼白部分出现血块,就要小心是否得了结膜下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