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水
茶壶,作为一种用于烧水的器具,在百姓心目中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晋江磁灶镇苏垵村,有一种茶壶,当地百姓管它叫“黑茶古”。这种叫“黑茶古”的烧水器具,显得与众不同。
原来,“黑茶古”的制作材料很独特,即采用苏垵村独有的“海土”作为原料。“海土”是早期地下沉积的硅酸泥,位于苏垵村沙坡下层,其黏性高,适用于手工制作,能制作出很薄的壶坯。制作“黑茶古”的工艺也比较独特。传统手工制陶,一般由采挖原料、处理土浆、制坯、上釉、晾晒、入窑烧制、出窑等多道工序组成。而“黑茶古”制陶工艺正是在这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独有工艺,刚出窑的“茶古”变得黑不溜秋,“黑茶古”由此而得名。又因“黑茶古”的坯底薄、材质轻、导热快,烧水时,将其放在火炉上,马上“嗡嗡”作响,水也很快就烧开了,由此留下“苏垵茶古见火颤”的美称。
据说,苏垵“黑茶古”烧出来的水,清甜可口,无异味,村民因此都喜欢用“黑茶古”烧开水来冲泡茶,边烧边冲,能保持茶的香味,让喝茶人百喝不厌,实在是太神奇了。
过去,晋江磁灶一带,家家户户都备有这种“黑茶古”,用于日常烧水泡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式各样的金属材质的茶壶被广泛使用,陶质的大茶壶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苏垵“黑茶古”制作技艺濒临失传,拯救“黑茶古”手工制陶技艺刻不容缓。苏垵村里用于烧制“黑茶古”的窑炉多已荒废,全村现仅存两座。其中一座窑炉的主人,便是苏垵村“黑茶古”传统手工制陶技艺第31代传承人——陈树芳。
2013年6月,“黑茶古”这一传统手工制陶技艺,被收录到晋江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2016年3月,磁灶传统手工制陶技艺、磁灶苏垵“黑茶古”传统手工制陶技艺正式入选泉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江市和磁灶镇政府非常重视,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对“黑茶古”制陶技艺进行规范性的保护和传承,在苏垵村建设“黑茶古”展示体验馆,打造“黑茶古”微景观,开设制陶兴趣班,打造磁灶千年陶瓷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
如今的苏垵村,“黑茶古”文化元素随处可见,它被融入溪边公园及河岸微景观,融入学校课堂,融入一代又一代苏垵人的心中。
随着“黑茶古”名气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和茶叶店加入体验“黑茶古”的行列,纷纷用“黑茶古”烧开水、冲泡茶,用心体验“黑茶古”的神奇。“黑茶古”正焕发新的生机。现今,“黑茶古”的身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由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变成了观赏品或收藏品,身价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