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柯雅雅 董严军) 昨日下午,随着RoboCup类人组决赛结束哨声的响起,俄罗斯莫斯科大学Starkit队以8∶0的成绩战胜清华大学THMOS队。至此,2023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所有赛项全部完成。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大赛大学组24个大项、52个小项,青少年组5个大项、15个小项,共产生了66支冠军队伍、60支亚军队伍、54支季军队伍。
回顾整场赛事,总能迎来观众阵阵掌声与欢呼声的莫过于RoboCup类人组与中型组的比赛。场上,机器人间的精彩切磋,扣人心弦。
“在宣布我们赢得冠军的时候,我们很兴奋。”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参赛队Starkit队的指导教师Azer Babaev告诉记者,不光是他,团队所有的学生都很享受这次比赛,晋江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大赛组织得非常好,是一场高水平的竞技赛事,希望中国能够组织更多的国际性赛事,让更多国外队伍参与其中。”
对于第一次参加RoboCup中型组比赛的湖南大学超能麓战队而言,此次能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water队一同站在决赛场上,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湖南大学超能麓战队队长程民华表示,虽然,团队以7∶8的战绩惜败给water队,但从结果也足以看出比赛的激烈程度。
“这次比赛,是切磋也是交流学习的好机会。我们的实力相较于water队还有很大的差距,这让我们看到了进步的空间。”程民华告诉记者,机器人在场上比赛时,观众的阵阵喝彩声让他们既兴奋又紧张,“这种感觉,就像真人上场踢足球一样,我们想尽全力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晋江,也是第一次参加这么高规格的赛事。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很难得的机会。”新疆自动化学会负责人,新疆大学电气学院自动化系教授、博导谢丽蓉告诉记者,此次新疆赛区来了6所学校13支参赛队伍。赛场上,同学们不仅展现了出色的技能,更让大家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与竞争的激情。在激烈的角逐中,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这种良性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精神,将为他们在机器人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奠定坚实基础。
“这是一场高水平赛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机器人竞赛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员王景川表示,参与这次大赛的高校数量、参赛队伍数量,以及报名人数,创下历届之最,“除了激烈的赛事,晋江人民对大赛、对机器人的热情也深深触动了我,这极大推动了大赛的社会影响力。借助大赛的举办,参赛老师、专家、学者同晋江本土企业进行交流,这也为今后大赛、学会与晋江产业深度合作奠定了基础,为实现专业技术交流、人才交流提供了合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