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候转冷,人们又开始考虑进补,而人参就是一种很好的补气中药。人参被称为“百草之王”,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记载:“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既然服用人参有这么多的好处,那到底该如何正确服用人参?晋江市中医院医生张滢坦介绍,每年此时,都会有人自行从药店买来人参清炖服用,但部分人服后却流起了鼻血而前往医院就诊,像这种为了补身体服食人参而产生不良后果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人参进补非百无禁忌,更不能因为它大补元气而服用过量以致发生“人参综合征”。张滢坦提醒,秋天进补,人参不能乱吃。
人参品种多作用差异大
“不同种类的人参由于产地不同、生长环境的变化和不同的加工方法等,其保健治疗作用差异也较大,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症状和体质选用适合自己的品种服用。”张滢坦表示。
据了解,人参按生长环境不同可分为野山参、移山参和人工栽培人参三大类。按加工方法的不同,人参又可分为生晒参和红参。按品种又可分为西洋参和主产于亚洲国家的“人参”。不同种类的人参,其作用机制也不一样。正常人一般可以通过煎服、研末吞服、泡酒、泡水等方式吃人参。
一般来说,西洋参药性凉,而人参性温,适用于寒证。热证的患者如果用温性的生晒参,则可增加身体的兴奋度,致使炎症加剧。红参为温补之药,气味浓厚,微苦而甘,功能偏于温养,主要用于气虚而兼有寒象的病证,如心血管疾病、大病后的恢复期,实热证切记不能用红参。
人参选择应遵中医师医嘱
“不同的人参功效各异,适应症也完全不一样,一般情况下,病人很难辨明自己身体的寒热虚实,最好在有经验的中医师指导下服用,不可滥用,否则可能会出现流鼻血、过敏甚至休克等情况。中医师会通过个人体质、具体症状等方面推荐更适合你体质的人参。”张滢坦介绍。
张滢坦提醒,有严重过敏体质的人,若服人参后出现皮疹,要立刻停用,有化脓性炎症时更不可服用;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人可服用人参,但用量宜少。当收缩压>24千帕(180毫米汞柱)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因发热时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致心悸,还有肺气上逆之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吐血、鼻衄等人都忌用人参;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属实热者均忌用人参。
吃了人参后应忌吃啥?
“很多人都知道吃人参时不宜喝茶、吃萝卜,因为这两种食物都有解、泻的作用。虽然人参大补元气,但如果你在进补后又把它的作用排除,等于白吃一场。”
此外,藜芦、五灵脂、皂荚等中药不宜与人参同时服用;不宜与普鲁苯辛、阿托品、苯丙酸诺龙等西药并用,否则可能导致声音嘶哑、咽喉干燥等现象;不宜与西药中的强心甙类为伍,以免引起强心甙中毒;人参可提高兴奋性,降低麻醉药的作用时间,故不宜与普鲁卡因、奴夫卡因乙醍、氯仿等麻醉剂同用;人参不宜与酸性西药合用,以免降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