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b版:小记者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沙塘中心小学小记者体验漆线雕

本报讯 (记者 蔡红亮 通讯员 蔡雅云) “我的漆线雕图案是月亮,还有好看的线条。”近日,晋江新塘沙塘中心小学的美术室里充满了欢笑声。原来,学校特邀第六届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张连顺老艺人为小记者开展“漆线·非遗迎中秋”主题活动,让小记者们了解漆线雕文化,进一步感受家乡传统工艺的魅力。

活动伊始,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陈添友给小记者们逐一分发了印着“中秋玉兔逐月”的画纸,还有复印纸、石板、做漆线的笔和漆线等一系列材料、工具。小记者们先用复印纸把“玉兔逐月”的图案描一遍,简单的线条隐隐约约地出现在石板上。

接着,每名小记者拿到一团漆泥,左手控制漆泥的滚动,右手则用木块来回搓动,双手配合用力,才能最终让漆线成为适合的粗细和长度。在老师傅的指导下,小记者们小心翼翼地搓着线,随后,将不同颜色的漆线沿着描好的构图线条逐一贴在板上。老师傅提醒大家要静下心来,动作再放慢一些。正所谓“熟能生巧”,在不断的尝试中,小记者们手上的工具也变得听话了,每个人制作出来的“玉兔逐月”漆线成品也都像模像样的!

小记者感言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制作了玉兔、花灯等带有中秋文化元素的作品。这是一个富有趣味性和传承性的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传统文化。

王英达(四年1班)

我真切地感受到制作过程的烦琐,完成一幅作品实属不易,但完成后的作品真的是非常漂亮。我希望这种工艺能一直传承下去。

杨梓晴(四年4班)

这次活动,我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真希望大家一起传承这种非遗文化。曾令宇(四年1班)

通过这次活动,我体会到工匠们的坚持不懈及智慧。我决定努力学习,传承传统工艺。林晓靖(五年1班)

我耐心地去做好每一个步骤,仿佛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看到美丽的作品,我的心里乐开了花。自己动手才是最有意义的。王靓莹(六年2班)

这次活动让我对漆线雕有了更多的了解,并深刻感受到了非遗传承人的那份匠心与坚持!吴佳航(五年4班)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