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大学生不仅迎来了新的学习环境和人生阶段,在财务上也有了一定的自由。学好理财知识,不仅是对金钱的短期管理,更是对人生的一种长期规划。因此,继上周推出“开学季——金融防诈篇”后,本周我们仍将目光聚焦于学生群体,看看学生理财时,该注意哪些?
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理财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开支记录,知道钱花到哪去了,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费用,学会储蓄。”某股份制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开始自己独立管理生活费,因此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金钱观。消费应从个人实际需求出发,合理进行购买,适度消费。不盲从、不攀比,不被消费主义裹挟,拒绝超前消费。
在使用部分金融服务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维护好个人征信,这对未来就业、生活等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有选择性地选择金融服务,量入为出,不过度负债,树立诚信意识,为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信誉度,关注自己的征信报告,有问题及时纠正。
“理财方式方面,由于大学生资金不多且金融知识较为薄弱,因此可以选择较为基础的理财方式,如货币基金,有一定收益的同时,资金灵活度也较高。”上述理财经理表示,“除此之外,基金定投也是一个很好的理财入门投资方式,长期投资绩优基金,也能有较好的投资体验。”
保护个人重要信息
大学生是使用网络较为频繁的群体,但是在畅游网络世界的同时,也须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
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认识到密码的重要性,做好密码管理,设置密码的时候应尽量使用包含大小写字母、数字和特殊符号的强密码;其次,不向他人泄露个人身份和金融信息,保护好自己的学生证、身份证、银行卡等重要证件,不出租、出借个人账户;在使用公共场所的WiFi时,避免访问敏感信息,尽量不使用公共WiFi输入支付密码;不点击不明网址和链接,不下载安装来历不明的程序软件。
不良校园贷套路多,危害大,常见形式有消费贷、刷单贷、培训贷、美容贷、裸条贷等,不法分子通常以“低利息”“低门槛”的名义来引诱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
虽然这些不法贷款平台宣传自己的贷款产品利息低,但实际上只是一种偷换概念的手段。在完成贷款办理之后,他们会以手续费、违约金、迟延履约金、保证金等为借口,收取高出银行同期利率数十倍的费用。所以不管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如果遇到有人向你推荐这类不良贷款,一定不能轻信,要果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