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发
周末回老家时,发现母亲的“老人机”又出故障,我索性帮她选购了一台智能手机。母亲嘴上责怪我乱花钱,可脸上的笑意却怎么也掩饰不住。考虑到母亲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我只能手把手地教她。母亲似乎对微信的功能特别感兴趣,不断地追问,在我耐心地边讲边演示下,母亲迅速掌握了微信的基本用法。
我从老家返回城里后,母亲只要一有空,就会通过微信与我互动。很快,母亲便成了我的微友中互动最频繁的一个。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老妈发来的语音,内容大多是“下班了没有?”“吃了吗?”“注意身体!”“开车慢点!”之类的暖心叮嘱。最令我感动的是,每逢天气有变,我总能事先收到母亲的温馨提醒。自从母亲有了智能手机,我们通过微信语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我发现我和母亲的关系,竟有了不小的飞跃。想想也是,两个人通过微信频繁交心,亲情自然升温。
母亲不仅热衷于给我发语音,也很喜欢发照片给我。尤其是当母亲种的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有望时,她都要发照片给我,与我分享她的喜悦。看着母亲发的那些熟悉而陌生的田园风光,我不禁忆起幼时随母亲于田间劳作时的情形,心底像落了一场雨,所有曾经的点滴片段,静静地在心头浮现。
每逢庄稼地里瓜果蔬菜收成的时节,母亲都要发照片给我,告诉我什么什么又能吃了,问我有没有时间回老家一趟。遇到我抽不开身,母亲就会挑出最好的那一部分,用蛇皮袋装着,托人带给我。于母亲而言,儿子能吃上她亲手所种的菜,她会因此而感到幸福。
平时我发朋友圈,来点赞和评论的亲朋好友不少,但一般是出于礼貌或者“礼尚往来”。大家维持着朋友圈的“点赞之交”,唯独老妈时刻关注着我的朋友圈。
一次,隔壁邻居送了我一小袋自家种的花生。我很开心,拍照并发到了朋友圈:“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好吃!”谁承想,第二天中午,母亲就风尘仆仆地出现在我的家门口。进门后,母亲甚至都顾不得休息,献宝似的晃了晃她手里的大袋子,笑呵呵地冲我道:“就知道你喜欢吃花生,这是我刚晒干的,你留着慢慢吃。”我惊叹:“就为了这么点事,您就这么大老远赶来……”老妈笑了:“你打小就爱吃花生,总嚷嚷着没吃够,现在好了,管够!什么时候吃完了妈再送。”我知道,这件事是朋友圈“惹的祸”,看来以后发朋友圈可得慎重呀!
光阴在周而复始中更迭,而母爱却是这万千变化中,唯一不变的隽永。母亲像一抹暖阳,透过微信这个平台,将她的爱与温暖,丝丝缕缕传递过来,映亮了我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