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b版:健康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夏日莫贪凉 巧防“冰箱病”

晋江市中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张转喜

盛夏已至,许多市民朋友因冰箱使用不当,致使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为此,晋江市中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张转喜提醒市民朋友,在学会正确存放冰箱内食物的基础上,须知相关常见“冰箱病”,并巧防“冰箱病”,安然度夏。

常见“冰箱病”知多少

冰箱用得不对、不合适,会令人得病?是的。张转喜坦言,由冰箱而引发的相关疾病,比如冰箱性头痛、冰箱性肺炎、冰箱性胃炎、冰箱性肠炎在门诊中并不少见。

“比如,在夏天,你刚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食品温度一般在-6℃以下,而口腔温度在37℃左右,两者相差悬殊。若快速进食,可刺激口腔黏膜,反射性地引起头部血管痉挛,产生头晕、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称为冰箱性头痛。”张转喜表示,而冰箱性肺炎指的是,真菌在家用冰箱冷冻机的排气口和蒸发器中最易繁殖。当过敏体质的人接触被真菌污染的物品或环境时,即可出现咳嗽、胸痛、发热、胸闷和气喘等症状,这样的情况下引发的疾病也被称为冰箱性肺炎。

此外如果冰箱内的低温食物吃得过多,胃肠道受低温刺激后,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血流量也相应减少,胃肠道的消化液则停止分泌,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这就是冰箱性胃炎的由来。而如果你食用冰箱内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这也可以说是,你的错误之举让你得了冰箱性肠炎。

教你巧防“冰箱病”

为了杜绝“冰箱病”的发生,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建议保持冰箱清洁。”张转喜表示,冰箱使用一段时间后,要将内部清洗一次。可用餐具清洗剂或0.5%的漂白粉溶液擦洗,特别要注意擦洗箱缝、拐角和隔架,擦洗后应擦拭干净并晾干。另外,还应疏通下水管,并清除下水管内的污物,可用茶叶或吸味剂放入冰箱内吸味。冰箱的密封条上微生物最多,可用酒精浸过的布擦拭。如有灰尘,可用软毛刷或吸尘器清理,不可用水喷淋冲洗,也不可加防尘盖。冰箱不要停机或长期放置不用。因特殊原因而停机的,应每周通电运行6~8小时。

“其次,要正确存放冰箱内的食物。”张转喜表示,冰箱内存放的食品一定要生熟分开,防止交叉污染。熟肉类食物在冰箱中的储存时间不应超过4天。冻鱼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2个月,肉类不超过半年。此外,食品宜用保鲜袋或保鲜纸封好再放入密封容器中以防止食品受潮、失水和串味。新鲜水果和蔬菜在放入冰箱前最好包上保鲜膜。食物与冰箱壁之间要留有空隙,便于空气流通。热的食品要晾至室温后再放入。带水的食品应除去水分后放入,以免形成过多冰霜。

当然,做到上述两步,并不代表着就万事大吉了。每个人在食用冰箱取出的食物前,都建议大家要先检查食品的质量。如果从冰箱内取出的不能再加热的食品,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食用。冰箱里的冷饮、冷食,天气再热也不要拿出来就吃,更不要在大汗淋漓口渴难忍时过量食用。老年朋友,要记得经常清理冰箱内的剩饭,避免细菌滋生。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