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健康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1版)

晋江市工信局局长林永红表示,当下,晋江要坚持立足本地实际优势,走产业特色发展之路,坚持紧咬实体经济不放松,聚焦产业创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动科技创新与数字赋能,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增长。下一步,晋江市工信局将重点聚焦“创新驱动重塑产业活力、数智转型赋能产业升级、园区建设拓展产业空间、协同联动优化产业生态”,科学布局推进全年工业和信息化工作,聚力抢筑晋江产业发展新高地。

以改革解难题,在坚守中求变。

晋江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陈英俊表示,该局将进一步深化自然资源领域改革、全面创新挖掘政策空间,重点以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为契机,做优存量低效用地盘活文章。围绕提升城市品质、健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该局将深入企业、社区,深入调查研究,吸纳群众意见建议,梳理排查解决一批企业群众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和攻坚创新过程中的瓶颈堵点问题,加快“产城人”深度融合,服务晋江实体经济。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品质的产业空间供给。我们将以园区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加速项目建设,实施招商前置,吸引产业链优质企业聚集,打造园区产业生态圈,大幅提升工业用地亩均效益。”晋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许国鑫表示,经济开发区将积极借鉴先进城市“工业上楼”等产业空间发展模式,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动存量用地“二次开发”,加快“向上增效”。

奋勇前进 强产兴城

感恩奋进,不负时代。当前,晋江正全力推进“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为中国式现代化晋江实践绘足发展底色。

“人才是强市之基、发展之要、竞争之本。”晋江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晋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泉州市人才“港湾计划”和“涌泉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全力推动全省人才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全力加快产城融合、双轮驱动,不断谱写“晋江经验”新篇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民营经济的信心强劲、活力充足,离不开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立足晋江实际,我们将以生态环境的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泉州市晋江生态环境局局长郑志杰表示,该局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推动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集中力量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控、黑臭水体整治和城镇生活污水提质增效等一批标志性战役,推动空气质量改善、水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土壤环境安全,全力提升晋江生态环境品质。

《人民日报》报道提到,“总投资约22亿元的‘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出了让人惊喜的产业新形态、城市新名片。”池店镇镇长蔡清渠读后很振奋,他介绍,九十九溪流域田园风光项目以万亩稻田为基底而打造。项目不仅承担着保护耕地、传承农耕文化的历史责任,还融合了第一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模式和城市田园综合体。预计今年9月,项目部分区域将正式对外开放,“都市田园综合体”的美景正在缓缓呈现。

在新塘街道党工委书记庄晓芳看来,晋江的升级之路也是新塘致力打造“福建‘芯’小镇 环湾后花园”的“前进之路”。当下,新塘街道正处在一二三产协同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时期,新塘街道将继续传承弘扬好“晋江经验”,大抓项目建设,增进民生福祉,努力绘就立足实体经济、紧盯产业发展、注重宜居宜业、倾听群众呼声、汇智乡村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塘图景。

“看了报道,我信心满怀。”英林镇党委书记李德铭说,英林镇正加快建设“产业强镇、商贸重镇、公益名镇、善治小镇”。以城镇更新改造、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盘活利用低效用地为核心项目支撑,围绕“1+1+2+N”产业格局,英林镇将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让实体的跃升更有能级、更加“智慧”。同时,瞄准大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方面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