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再次发布风险提示称,以“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征信铲单”为诱饵的电信网络诈骗,公众不仅无法借此删除不良信用记录,还存在信息泄露、上当受骗、钱财损失的风险,公众应切实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远离“征信修复”骗局,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征信修复骗局多,如何规避风险呢?本期重点关注。
不良征信能否修复?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表示,征信中心仅客观展示信用信息,只有数据报送机构才有权限修改,“征信修复”是骗局,属于虚假宣传。任何个人和机构都不得擅自修改展示无误的征信报告,一旦发现违规删除、修改,将承担法律责任。凡是打着“征信修复”“征信铲除”“征信洗白”等各类幌子,声称可以花钱对不良信息进行征信修复的都是非法牟利的陷阱,切勿上当受骗。即便有了逾期记录,也不要过于恐慌。一方面,个人信用报告上的逾期记录自欠款和欠息还清后保留5年,不会伴随终生。
发现信用报告信息有误怎么办?
一是找信用报告上面显示的数据报送机构做异议申请,由数据报送机构核实并修改数据;二是找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做异议申请,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将异议发给数据报送机构核查,由数据报送机构核实并修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