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楠
上中学的时候,读过作家梁实秋的散文《盆景》,文中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清雅悦目的文竹:“小时候,看见父亲书桌上添了一盆盆景,我非常喜爱。是一盆文竹,栽在一个细高的方形白瓷盆里,似竹非竹,细叶嫩枝,而不失其挺然高举之致。凡物小巧则可爱。修篁成林,蔽不见天,固然幽雅宜人,而盆盎之间绿竹猗猗,则亦未尝不惹人怜。”文竹独特的形态和韵味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令人赏心悦目。
文竹叶片轻柔,常年翠绿,枝干有节,外形似竹,但与挺拔的竹子相比相去甚远。后来我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文竹是“文雅之竹”之意,其实它不是竹,又称云片松、刺天冬、云竹,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攀援植物,是有名的观赏植物。文竹纤细柔美,文雅大方,正合文人宁静致远的秉性,养在家中具有“竹报平安”的寓意,因此常被作为案头清供。
去年年初,家里装修完房子,买了吊兰、绿萝等绿植净化室内空气,我也附庸风雅买了文竹,并把它移植到一个紫砂盆内,还放上了几颗鹅卵石,看上去纯净、雅致。我每天回家给文竹浇浇水。没过几天,文竹的旁边又冒出了两棵嫩嫩的“芽孢”,芽尖上的新叶鹅黄,感觉颇有朝气。我心中暗喜,更加关注它,给它浇水。我怕它被晒坏,就把它移到阴凉处,希望它快点茂盛起来。岂料,事与愿违,没过多久,我发现文竹的枝干莫名其妙地枯黄了,部分叶子悄无声息地脱落了,只有少许叶柄黄中带青,变得无精打采,失去了原先的生气。没想到不识好人心的文竹居然不领情,我也没了伺候它的兴致,直接把它放到阳台上,听之任之了。
半个多月后,不经意间,我惊喜地发现阳台上的文竹长出了一些细长的茎,茎上缀着星星点点的嫩芽。这次我不敢乱动,在网络上学习了文竹的养护指南,才知道浇水是文竹栽培的关键点。浇水要等到土壤略微干燥之后再进行,如果不断地给予水分,很容易造成积水,根系就会窒息、腐烂,甚至是死亡。文竹还需要适度的阳光,也要避免受冻,不能过度施肥……这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花草有灵性,所以培育起来如同育人一般,都要把握好“度”,无限的关爱也是一种伤害。于是,我大胆地拿起花剪,剪除了那些枯死的枝叶,浇了适量的水。此后,那些嫩芽颜色逐渐由浅绿变成嫩绿而至翠绿,曾经日趋枯萎的文竹竟然生机盎然起来。
如今的那盆文竹,以全新的仪态绿了我的书房、亮了我的双眼。文竹株态优雅潇洒,独具风韵, 笔直中透着实诚,纤弱中藏着坚强。近观,枝干细柔、挺拔有节,叶片纤细秀气、错落有致,恰似一棵枝繁叶茂的微型竹子;远看,整盆文竹层次分明,轻盈飘逸,灵秀雅致,真是“细细枝条绿盈盈,映得案头春意融。节节凝碧如竹内,纤纤叶片似青松。”每每读书倦了、眼睛累了,我总会站起身来,驻足欣赏一番,看到那茁壮成长的绿色小生命,心生欢喜,内心变得淡定而从容。
文竹,象征着纯洁永恒、地久天长。而书房那盆文竹,丰盈着平淡、平凡的烟火生活,让每一个平常的日子变得温暖、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