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消费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买卖银行卡藏风险

理财课堂

如果有人告诉你,用身份证办张不用的电话卡或银行卡出租、出售,就能实现赚钱良机,你是否会心动?一旦你有想法,就可能引发一系列风险。近年来,买卖银行卡案件呈高发态势,并有向年轻群体转移的趋势,买卖银行卡是一种犯罪行为,也将危害个人信息及财产安全。

买卖银行卡危害大

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多发态势,2020年10月10日起,以打击、治理、惩戒非法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就已开启。

“断卡”行动中的“两卡”指广义上的电话卡和银行卡,它们是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必备工具。每年因遭受电信诈骗而造成的悲剧时有发生,对社会治安和家庭幸福造成了严重威胁。买卖银行卡的危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买卖的银行卡极有可能被用于违法犯罪活动,扰乱社会秩序。违法犯罪人员获取到银行卡后,可能用于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逃税等非法行为,协助不法分子转移涉案资金,严重影响社会信誉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二是银行卡包含大量个人信息,买卖银行卡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给自身带来法律风险。银行卡含有的敏感信息被不法分子获取后,若被用于违法行为,将给自身带来极大的法律风险,甚至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三是银行卡与个人信用有较大关联,买卖银行卡可能影响个人信用。银行卡作为个人重要金融资产,若被不法分子利用,可能带来极大信用风险,影响个人日常工作生活。

做好个人信息保护

日常生活中,我们不应轻信他人,不贪图小利,不出售、出借个人名下的电话卡、银行卡,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切莫“贪小利,失信誉”。面对“高价收购银行卡”等宣传的诱惑,应当坚决抵制,切勿因蝇头小利损害自身合法权益。

同时,保管好存有个人信息的物件或资料,谨防泄露个人信息。树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凭证及账号,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网银U盾等重要凭证,同时保管好银行账号及银行卡、支付宝密码等个人信息,做到“心有数,不外露”。对于废弃不用的银行卡,要及时到银行网点办理销户并销毁实体卡,不随意丢弃。

此外,如果您在生活中遇到买卖银行卡等犯罪行为,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