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平时在给孩子讲故事时,孩子总是坐不住,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书香四月即将到来,如何陪伴孩子高质量地阅读,成为家长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晋江市星星实验幼儿园园长吴玉倩,她将分享一些实用的亲子阅读技巧,感兴趣的家长别错过!
现象▲ 亲子“陪读”问题不少
近日,家住中航城天骏的张巧真女士很苦恼。“身边很多朋友、邻居,都会有意识地陪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最近,我也开始给儿子读绘本,但是他好像对阅读不感兴趣,坐下来听一会儿就东摸摸西跑跑,没耐心听完一整本故事。”张巧真告诉记者,为引起孩子的兴趣,她还特地挑选了汽车主题的系列绘本。
在尝试亲子阅读的过程中,许多家长也碰到不少问题。比如,因为白天工作繁忙,回到家后没有精力和耐心再进行陪读。“有的家长已经踏出‘亲子阅读’的第一步,但自己却在一旁看手机,让孩子自行阅读绘本。这样的陪伴质量并不高,亲子间并没有进行互动、交流。”吴玉倩说道。
此外,还有部分家长会为孩子搜罗一大堆的书籍,没有选择性地挑选一些孩子感兴趣或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有的家长很用心,为孩子精心挑选了多种书籍,也很认真地给孩子读绘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但很少关注绘本上的画面,或根据画面内容鼓励孩子展开联想,或对孩子进行发问,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吴玉倩认为,家长陪孩子进行阅读的方式很重要。
建议▲ 尝试沉浸式陪伴
那么,该如何更高质量地进行亲子阅读呢?据介绍,亲子阅读是以绘本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在共同的阅读中互动、交流,增进沟通。对此,吴玉倩将从以下四点入手,为家长提供实用性的干货分享。
第一,有沟通的阅读才是亲子阅读。家长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除了人到位心也要到位。如果工作较为忙碌,可以在睡前的15~20分钟,陪着孩子专心地完成亲子共读。这个过程中,家长要放下手机,放下一日生活琐碎,有质量地进行陪读。如果每天都能坚持15分钟,对孩子阅读兴趣的养成肯定会有所帮助。
第二,在阅读过程中做到看图说话。不少家长陪读的方式只是单纯地念绘本上的文字给孩子听,想通过绘本阅读让孩子认识一些字,这个做法会限制孩子的想象空间。其实,绘本的每一页画面上都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看图说话,观察、猜测、表达画面上隐含的各种信息,这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孩子展开联想,锻炼发散思维。比如,你看这只小动物的表情怎么样?你猜它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它的头发全都竖起来了?在一问一答的对话中,不仅能够提升阅读质量,还能丰富孩子的词汇量。
第三,挑选适宜的绘本。吴玉倩认为,在挑选绘本时家长不必刻板地限定说哪个年龄段就适合读哪些书,只要孩子感兴趣的就可以共读。当然,家长也要有意识地进行把关,比如年纪较小的孩子要尽量选择画面相对简单、字比较少的绘本。此外,还可以根据情绪类、科普类、节日类、性教育类等主题,为孩子挑选合适的绘本。比如,《大卫不可以》和《鼠小弟》系列绘本,都很适合小班段的孩子阅读。
第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果有条件的话,家长可以为孩子创设一个小小的阅读角,或全家人都可以共用的阅读区。在该区域内,投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绘本,让孩子随时坐下来都能够畅读,营造浓厚的家庭阅读环境。爸爸妈妈可以保持每天阅读的习惯,以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激发阅读的兴趣。
小贴士
越来越多的家长加入亲子阅读的队伍中,并在不断尝试中摸索出适合孩子的阅读方式。那么,高质量的亲子阅读有哪些益处呢?
1.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孩子愿意开口说话,增进与父母的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也会比较愿意跟家长分享自己内心的一些想法。
2.观察绘本中的画面有利于提升孩子的发散思维,在亲子交流互动中有助于增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一些词汇。
3.通过绘本中小主人公的经历,还能积累一些生活经验。家长如在生活中碰到一些育儿难题或不好解释的话题,也可借助绘本与孩子进行交流。比如,当孩子提到何为“死亡”时,《獾的礼物》《爷爷的幸福口令》等主题绘本就能够给出适宜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