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b版:习作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舌尖上的乡愁

洪智涵(晋江安海西边小学)

我的家乡在龙岩,而在晋江读书的我,舌尖味蕾常常泛起对家乡美食深深的回忆,记忆深处最怀念的家乡味道,总少不了它——簸箕粄。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每天早晨,奶奶总是早早地起来做簸箕粄,奶奶的灶台下柴火噼里啪啦地燃烧着,灶台上的炊烟飘来了阵阵米的清香。奶奶刚做好,调皮的我总是迫不及待地双手抓着,一口咬下去,幸福感瞬间溢满了全身的每一个细胞!趁着假期回龙岩奶奶家时,我便让奶奶教我做这道客家美食。

一听我想学做菜,奶奶乐呵呵地笑着,她一边教我准备食材,一边给我讲着簸箕粄的由来:龙岩的簸箕粄是客家人的一道特色美食,旧时用米浆均匀地摊在簸箕上蒸熟后包上馅而得名。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准备好了做馅的材料:爸爸喜欢吃肉馅,于是买了一块猪肉,家里其他人喜欢吃菜馅,我又准备了长豆角、笋、包菜、萝卜等,把猪肉切成肉沫,把蔬菜切碎成丁,在锅里放入油,我像平时炒菜一样把它们分别炒熟,加入生抽、盐等调味料,分盘装好放在一旁备用。

接下来就要做簸箕粄的皮了,这层皮是用米浆做成的,类似广东肠粉的皮,客家人总是亲切地称它为“粄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先在盆子里倒入粘米粉,边倒清水边搅拌均匀,调成不稀不浓的米浆。米浆做好便可以上锅蒸了,在盘底部抹上一层薄薄的油,舀入一勺米浆,摇晃均匀至铺满整个蒸盘底部,锅里的水煮沸后,将蒸盘上锅蒸大约1到2分钟出锅,裹上刚才备好的馅料,簸箕粄就做好了!将这一条条软糯白嫩的簸箕粄装在盘子上,再浇淋上葱油,便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咬上一口,蔬菜的清脆、肉沫的喷香、米皮的Q弹,真是让人爱不释手!

回到晋江,每逢周末,我经常自己做起簸箕粄,慢慢地,它便成了我的一道拿手菜。它做法简单,虽没有珍奇的原料,但味道却能辗转舌尖,暖我心胃,解我思乡之情。

指导老师 高燕瑜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