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b版:五里桥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们家的“大姐大”

张景锻

我有12个堂兄弟姐妹,“老大”叫张淑英,今年88岁,我们都叫她“大姐大”,这不仅是来自排行,更是因为她的经历、胆识、人生态度,为我们这些小弟小妹们树立了榜样,成为我们心中的标杆。

“大姐大”自小积极上进,性格外向,活泼开朗。她15岁参加工作,当过团干,任过厂长,还当过学校领导。她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大姐大”从无怨言,她说:“我能从一名放牛娃成长为国家干部,这要感谢党,我就要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我拧在那里,我就在那里发光发热。”

上世纪80年代末,“大姐大”退休了。她选择上老年大学,学摄影、学中医、学养生、学电脑等。她告诉我,年轻时由于劳累过度落下腰腿痛的毛病,她把课堂上学到的中医知识用来自治自疗,药疗、食疗、理疗同时进行,从未间断,效果不错,病情缓解许多。自从学会电脑后,她在电脑上阅读、打字、与朋友聊天……玩得不亦乐乎。她还告诉我,她从2002年开始就在电脑上炒股,一直到现在还在股海中乐不思蜀。一提起炒股,“大姐大”就兴奋起来,什么基本面、技术面、资金面,讲得头头是道。她说,炒股不单是为了投资理财,还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练脑,防脑痴。我不解地问:“您这把年纪了,求知欲还如此强烈,图什么?”她说:“如果不终身学习,光靠原有的知识,在生活中就走不了多远,晚年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我琢磨了一下她的观点,觉得有道理,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些老年人缺乏与时俱进,淡化学习,随着年纪渐长视野越来越窄,思维像被“裹挟”了,止步不前,慢慢地被社会边缘化了。而“大姐大”不甘落在时代后头,坚持活到老学到老,如孔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不断地用知识来充实自己。

“大姐大”是典型的“乐天派”。聊天的时候,她往往是充当主角,嗓门特别大,并时常发出爽朗的笑声,即使是谈起过去艰苦的生活,不愉快的往事,她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她不烦恼,不生气,有事不憋在心里。“大姐大”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回想过往,似乎以前担心的那些事大多没有发生,烦恼是自讨的。她满足于现状,知足常乐,在饮食上一点儿也不挑剔,最喜欢吃地瓜粥。“大姐大”说:“幸福是一种心理感受,只要心里感到开心就好了,不要太在意物质上的享受。”

前不久,听说“大姐大”摔倒了,住院一阵子,我们几位至亲相约前往探望。她还是住在几十年前交付6000多元买下的仅有61平方米的“职工房”。她满头白发,梳得整整齐齐,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笑风生,看不出是刚出院的。

“大姐大”给我们讲述那天晚上摔倒的情景:晚上9点多,她看了一会儿电视,准备上床睡觉,扶着椅子,慢慢起身站立,突然脚疼得厉害,不停地颤抖,老毛病又复发了。她咬紧牙关硬撑着,但身体却不听使唤一直往下沉,终于瘫倒在地。她挣扎着想爬起来,经过几次努力都未能成功,她已筋疲力尽,想打电话给儿女,但冷静一想,这几天新冠疫情暴发,市区“封城”,小区不能进出,时值深夜,惊动孩子却又来不了,不是让孩子干着急吗?于是,她决定在地板上过一夜。终于熬到天亮,她给儿子打了电话,儿子心急火燎地赶到,门反锁,他只好爬墙破窗入室……听着听着,我心头不由感到阵阵凄然,可她却边讲边笑,仿佛是在讲别人的故事。我不由地对眼前这位心态乐观、意志坚强的“大姐大”肃然起敬。其实,人的心态和意志力是修炼出来的,这和“大姐大”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她的一生就是摸爬滚打、跌跌撞撞走过来的。

自从摔倒事件发生后,家人及至亲们都劝“大姐大”到养老院,她不肯。她说:“我就是脚有点毛病,其他没大碍,今后留心一点就是了。真到完全不能自理的时候,再进养老院也不迟。”还有一个她没有说出口的原因,就是老旧房子她住了大半辈子,有太多的回忆。对“大姐大”我太了解了,她有太多的经历,太多的磨难,使她有钢铁一般的意志。一些事,一旦认定就改变不了。我又细细一想,人变老,不是从第一道皱纹、第一根白发开始,而是从放弃自己那一刻开始。不轻易服老的人,内心自有一种强大的气场,更不易老。老人只要条件具备,独立生活是最好的选择,有利于把自理能力延续到最大极限,让晚年过得更体面,更有尊严。因此,我表态尊重她的选择。

很早以前,我就觉得“大姐大”是个有故事的人,也想给她写点什么,最近几次见面更坚定了我的想法。在闲谈中我顺藤摸瓜提及许多往事,她如数家珍,激情依旧,我从心底里深深地敬佩她,由衷地祝福她晚年幸福!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