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荣宗
度过冬寒盼春到,郊外新绿已相邀。时入新年立春后,正是郊游的好季节,我便乘车来到灵秀山南麓的玉湖村,在村居与田园之间惬意徜徉,尽享悠闲时光与乡村绿景。
玉湖村属晋江市永和镇,与石狮市毗邻。石狮至东石的公路从村庄南部过往,形成外置街铺、内通村居的繁华地段。由公路进入村庄,是一条宽敞的水泥大道,不远处便有一座六角亭,名曰“怀乡亭”,由此看出这条大道是一些旅外华侨捐资兴建的。玉湖村也是一个侨村,常联系的侨胞就有600多人。拐个弯进入村委会时,迎面而来的是一方巨石,上书“晋江文明村——玉湖村欢迎您”,倍感亲切与宽慰。
村委会大楼高耸新颖,标注为党群服务中心。停车时,村干部便迎了出来,并请进楼内以茶相待。经介绍得知,玉湖村本地人口1000余人,外来人口2000多人,耕地1000余亩,主要产业是服装加工和电商销售,历年来获得不少荣誉,最突出的就是美丽乡村和淘宝强村。
一番茶后,沐浴着午后的暖阳,徒步进入村中观览。稍一抬头,6栋高楼直入眼帘。村干部说,这是2006年村改时建设的“湖景华庭”居民小区。远远望去,高耸挺立、洁净整齐,成为村中佳景之一。
据称,玉湖置村已有1000多年了,在村西山坡地曾经挖掘出唐代寺庙中的“小佛塔”,还在山谷的沟渠中出土木船的“龙骨”,说明早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1949年前,玉湖村属至善乡彭田保,1959年属龙湖公社彭田大队,1961年改为永和公社湖内大队,1980年改名玉湖。现村落面积约0.6平方公里,有住户240余户。目前,村中还保留着部分旅菲、旅港乡亲等的住所及古宅老屋,形成传统闽南建筑群与现代东南小洋楼的村居特色,很具观赏和探究价值,也是重要的人文记忆与历史呈现。
耸立在村中的一座二层豪华楼房,门楣上镌刻着“文章建造”字样,是旅菲华侨蔡文章先生回乡所建。整栋楼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前院后楼,一层为石构,二层以砖砌,梁柱均为海运回来的钢筋和水泥浇灌。蔡先生于1935年兴建此楼,后因战事频繁及新中国刚成立,此楼曾多次挪作他用,至今仍有人看管。
走进楼内,可见二进落格局,前厅后堂,两侧各有两间厢房相接,中间留采光天井。二楼中还有一侧设立旋梯直上天台。整栋楼壮观大气,可以想象出建成之初的豪华与气派。同时,这栋楼在内部装修中还饱含传统文化气味。大门楹联、立柱对联,语义哲理精深、书法苍劲优美,侧墙镂刻加镶板,密布彩绘图案,讲述一些传奇故事,启发人生智慧,让人驻足流连。
在玉湖村,像这样有特色的楼房和古色古香的老宅还有不少,短时间里无法逐一踏看。走出“文章建造”院落,午后的斜阳已悬于灵秀山之上,映照出山的壮阔与翠美。灵秀山是晋江市与石狮市的分界点,位于玉湖村西北侧,山巅海拔高174米,丘陵山包绵延十余公里,在沿海地区可谓壮观。山上有著名的金相院寺庙,临近玉湖村还有一座较大型的湖内水库,汛水期库水流经衙口后汇入大海。山与水的润泽,使玉湖村村景优美、土地肥沃,僻静于一方。
在村的西侧,有500多亩的耕地,如今已完成土地确权,正在规划建设“休闲观光田园”,与美丽新村建设相融合,发挥区位优势和成片开发优势,为新村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如今,“淘宝强村”这一品牌也有了新的亮色,全村有80余家从事电商业务,不少商家还发挥着“孵化器”作用,形成服装、电商、电商培育、外贸业务等相对完整的零售业产业链,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致富之路。
在村西,有一块广场连接着一处公园,显得格外开阔清朗。夕阳中已有一些村民到这里来休闲散步、锻炼身体。我相信,玉湖村一定会有一个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