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测个人养老金账户、推出养老专区和养老专属理财……”近几个月以来,银行机构动作频频,陆续发力个人养老金业务。近日,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个人养老金业务再度成为市场焦点,养老金融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个人而言,如何参加个人养老金?资金怎么使用、投资?本期我们一起关注。
银行发力个人养老金业务
银行在养老金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除了前期推出养老储蓄、专属养老理财等产品之外,如今,伴随着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逐步落地,银行机构也将迎来全新领域的竞争。
记者了解到,继大行内测首批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后,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等银行机构于近期陆续在手机银行App中推出个人养老金专属板块。例如,平安银行在App内设置了“养老专区”,支持客户完成养老金测算并生成报告。
根据新规,参加人参加个人养老金,应当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者商业银行渠道,在信息平台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选择一家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指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作为特殊专用资金账户,与个人养老金账户绑定,为参加人提供资金缴存、缴费额度登记、个人养老金产品投资、个人养老金支付、个人所得税税款支付、资金与相关权益信息查询等服务。
这也意味着,银行养老金融的比拼,将在个人养老金业务上另辟“战场”。
当前,不少银行已率先响应,积极布局。以农业银行为例,8日,农业银行在其零售银行微信公众号表示,农业银行可开立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实现用户缴存、投资、领取等。参加人可以分别在中国农业银行微银行、农行掌银、农行网点等多个渠道开设。
中信银行则表示,该行于今年5月率先在业内推出“幸福+”养老账本,实现了养老资产的归集展示,为客户提供跨周期、跨平台、跨资产类别的“养老账本”服务。目前,该行已做好产品遴选与准备工作。
个人如何参加
个人养老金实行个人账户制,缴费完全由参加人个人承担,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实行完全积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参加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参加人每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为12000元,参加人每年缴费不得超过该缴费额度上限。
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里的资金,可以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个人养老金产品。参加人可自主决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资金购买个人养老金产品的品种和金额。
根据要求,个人养老金产品应当具备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等基本特征。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要以“销售适当性”为原则,做好风险提示,不得主动向参加人推介超出其风险承受能力的个人养老金产品。
基金产品方面,个人养老金制度在试行阶段,个人养老金优先纳入符合条件的养老目标基金;后续及时总结经验,适时逐步纳入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需求的其他基金。《暂行规定》显示,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基金产品类型包括:最近4个季度末规模不低于5000万元或者上一季度末规模不低于2亿元的养老目标基金;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运作合规稳健且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基金中基金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基金。
基金销售机构方面,为确保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业务的长期连续性和安全稳定性,对基金销售机构经营状况、财务指标、公司治理、内控机制、合规管理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如在经营状况方面,《暂行规定》显示,基金销售机构需要经营状况良好,财务指标稳健,具备较强的公募基金销售能力;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其中,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不低于5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