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优惠力度大,我一口气买了很多家居建材,省了很多钱。”“双11”预售一开启,家住梅岭街道的陈先生便抢先买了不少电视机、沙发、灯具等产品,“房子装修到尾声,就差一些大件家电需要购买,综合商家优惠叠加平台跨店满减活动及各银行的信用卡优惠,比平时优惠不少。”
消费者纷纷抢购,银行也积极“应战”。记者了解到,近期,多家银行推出专属理财、信用卡优惠及支付满减等活动,以此吸引消费者,提振消费市场。业内人士也提醒,网购狂欢节是消费纠纷和骗局频出的时间点,消费者购物时应理性消费,认清促销规则,谨防套路;同时,妥善保管好个人重要信息,对陌生号码、陌生链接、陌生账号提高警惕,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银行花式助力购物节
“买啥不如买理财;‘双11’好‘理’囤不停;‘双11’理财狂欢……”伴随“双11”购物节的到来,不少金融机构也纷纷“蹭”起热度,开启了一波理财产品的营销小高潮,尤其是理财公司,借此带来不少主打产品以此吸引投资者。
例如,平安理财陆续发布“买什么都不如买理财”“买理财买出生活的底气”等多期专题,针对不同人群精选出各期限理财产品;民生理财也适时推出精选理财产品;不少基金公司也顺势开启直播模式,推出消费行业投资相关的直播话题。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当前各银行的节点营销已有所减弱,主流依然是依靠信用卡等消费属性较强的领域进行让利,各种刷卡优惠活动较为常见。
例如,工商银行信用卡推出“爱购惠民季 消费嘉年华”活动,推出百万券包大礼,最高可享3888元优惠;农业银行福建省分行推出“惠购‘双11’农情嘉年华”活动,抢500元微信立减金,1111元抢精品茅台、随机红包、5折优惠券等爆款活动;建设银行龙卡信用卡于10月20日开启“支付宝11·11瓜分百亿积分”活动,10月20日至11月11日,持卡人在建行手机银行报名后,使用龙卡信用卡通过支付宝消费累计满2000元可获得综合积分5万分奖励,限前20万名。
不少银行也与电商平台合作,推出专属优惠活动。例如,工商银行信用卡联合抖音、京东、拼多多、苏宁等平台推出满减优惠活动;浦发银行推出“66生活”活动,通过支付宝、财付通、京东、美团、拼多多、抖音等6大快捷支付渠道支付享6倍积分,单渠道每月最高获赠6万积分,单客户每月最高获赠18万积分。
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是,不少银行在购物节到来之前,会调高部分持卡人的临时提额,以此助力消费者购物。但是,临时额度并不能最低还款和分期,需要一次性还清。如在到期还款日前未及时归还账单最低还款,则会收取滞纳金和利息,还会对个人信用造成不良影响。购物潮过后,消费者应注意临时额度的规则。
消费旺季更要增强防范意识
在“买买买”的同时,消费者还应特别关注安全用卡、信息泄露、防金融诈骗问题,防范意识不可松懈。
“购物节期间,商家一般会通过发放优惠券或者红包的方式让利于消费者,但不法分子也会趁机通过虚拟红包等方式进行诈骗。”业内人士介绍,持卡人在消费的同时,还应当注意用卡安全。一些不法分子会通过短信等方式联系用户,以办理调额等业务为由,骗取客户卡片信息及个人信息;或者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你的购物信息,冒充购物网站的客服,以货品丢失、产品质量问题或交易失败等理由,主动提出退款,进而诱导你在虚假的网页上填写自己的银行卡号、手机号、验证码等信息,从而将你银行卡内的钱转走。
付款码、验证码、银行卡密码是极其重要的个人信息,在消费过程中,持卡人应妥善保管好个人身份信息、卡片密码、卡片背面签名栏三位数及手机动态验证码等信息。正规的网购退款完全可以从交易平台退款到原支付渠道,不需要跳开平台进行操作,并且正规网络商家办理退货退款无须事前支付费用,所以当接到自称是客服的电话,不要盲目轻信,一定要去官方平台进行查询,或者联系卖家进行核实。
“双11”大促期间,各种优惠促销信息也随之而来,其中还可能包含诈骗分子发送的带有链接的虚假优惠促销信息,该链接包含木马病毒,尤其是页面跳转到其他网页需要输入个人信息才可以领到福利时,一定要立即关闭。消费者收到不明链接时,切勿随意点开,应先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对于异常低价的商品要提高警惕,不点击、不扫描,以免遭遇钓鱼网站和木马病毒。
“双11”期间,不法分子冒充电商,以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好评度为由,通过短视频平台、招聘平台、短信网页广告、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刷第一单时骗子会以小额返利,等交易数额变大后,骗子会以任务未完成、操作不规范、系统卡单等各种理由拒不退款,并诱导你继续刷联单、刷大单,当你意识到被骗的时候,骗子早已将你拉黑。在此提醒,寻找兼职要通过正规渠道,不要相信“高报酬”“高佣金”的兼职信息,更不要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