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b版:亲子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地震来了怎么办? 家长不妨这样科普

本报讯 近日,有关地震的新闻频刷朋友圈,家长该如何给孩子们科普地震的常识呢?当地震来临,应该怎么样保护好自己呢?

如何科普地震

“当我女儿听到我跟邻居在聊地震的话题时,她突然很好奇地问我:‘妈妈,什么是地震呢?’我说刚刚你有没有感觉到我们家客厅的吊灯在摇晃,我女儿就一脸呆萌地跟我说没感觉。可能在她的认知里,地震就如同打雷下雨般,因为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地震的危害。”市民王女士说道,最近地震新闻频刷朋友圈,感觉有必要跟孩子科普一些地震的常识。

那么,该如何跟一脸天真的孩子聊地震呢?他们是否听得懂复杂的自然原理?其实,家长可以借助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孩子了解当地震发生时的情景以及危害。此外,家长还可以借助相关主题的绘本,比如《地震来了,我不慌》《地震的秘密》《地震不用怕》等,借助绘本中的故事,用孩子所理解的语言跟孩子探讨相关的地震常识。

如何应急逃生

与此同时,家长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分享如何在地震时进行自我保护。由于孩子没有敏锐的判断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当遇到地震时可能会号啕大哭、不知所措,为防患于未然,家长可以在日常交流中给孩子灌输一些突遇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比如,当感知到地震发生时,应第一时间寻找“安全三角带”。相对来说,安全三角区比较稳固,当地震时东西砸下也可以有效地保护孩子不被砸伤。家长还可以带孩子观察、寻找,家中或是公共场所哪些地方适合躲避;此外,如果在幼儿园里发生地震,要教导孩子听从老师的安排,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撤离到户外开阔的场所;地震以后,如果和家人走散,不要着急哭泣,记得先保护好自己,再去寻找家人、亲人或者警察叔叔、好心人的帮助。

版权所有 ©2020 福建日报 fjdaily.com 闽ICP备15008128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