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利
秋季瓜果飘香。因为自小在农场长大的缘故吧,我唯独偏爱嫩玉米的清香鲜甜味道,50年来都不曾改变。
从小与庄稼为伴,青纱帐里摸爬滚打,特别喜欢田野里刚刚采摘下来的瓜果蔬菜。家里的小菜园,在五、六月份麦子开始泛青的时候,父母亲就提前点种了几排玉米种子,为的是在初秋时节就能早点收获和品尝到嫩玉米。农家人俗话说:常尝鲜,寿数添。等大田里的玉米、高粱刚刚拔节,自家菜园的玉米就可以“先品为快”了。
嫩玉米的吃法林林总总。孩子们喜欢就在地里连杆带玉米穗的折一抱,点起一堆篝火,直接在火上烧烤。看玉米穗皮焦黄,“嗞啦”撕开,露出里面一排排晶莹剔透的金色玉米粒。冒着热气,直接啃食,原汁原味,妙不可言。父母亲早晚煮粥时,喜欢随手到菜地挑一两穗稍硬一点的玉米,回来剥下玉米粒,与小米、毛豆、红薯、山药,一锅炖煮,直到粥变得黏稠、烂糯,米、豆的醇香与嫩玉米的清甜,以及山药、红薯的软糯,形成完美组合,营养高又滋味好。就这样吃着吃着,大田里的玉米也开始成熟了。这时,就可以将嫩玉米粒剥一盆,用旺火在锅里与盐水快速搅拌、炒制,最后,玉米粒外表金黄焦脆、里面鲜嫩,是孩子们所爱的农家土制零食。
嫩玉米多了,做菜、炖肉、煲汤、蒸煮都可以用它配搭。玉米粒金黄的色泽、嫩软的口感、扑鼻的清香,给我们的餐桌增加了一道道让人百吃不厌的农家好菜肴。
我到福建晋江沿海工作13年,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吃到嫩玉米,但还是喜欢在自己宿舍门前空出的沙土地上栽种几排玉米。这里日光足、雨水旺,玉米秆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长得飞快,两个多月就亭亭玉立、郁郁葱葱。拔穗、扬花,很快就都伸出了饱满、颀长的嫩玉米棒。
闽南红土地里生长的嫩玉米,一样的硕大鲜嫩、一样的清香可口。在凉爽的秋日,享受着自己亲手栽培的嫩玉米的好滋味,很自然就回忆起中原家乡的金秋,想起一望无际的青纱帐、收获的玉米高粱和大豆,以及乡亲们日出而作、鸡鸣犬吠、炊烟袅袅的农家田园画卷。